第524章 改土归流(2 / 2)

大明墨客 谁家郎 2522 字 10个月前

咱们云龙侗自成一体,这日子过的多潇洒惬意啊!

可一旦归顺了朝廷,难保不会被吞并啊!

大伯是不是脑子发热烧坏掉了啊?

他顿时忧心起来。

可是格云朵这丫头并没有他这般心机。

她一听说有好吃的,而且还是土豆宴,顿时欢心起来。

土豆成宴?就这圆球装的粮食疙瘩怎么能做成宴席呢?

她表示非常的好奇。

格吉鲁暗暗叫苦不迭,为了女儿,他也是够拼的了。

他刚才虽然被土豆所吸引,但是他不傻。

土豆这东西真的有郑长生说的那么高产吗?

这只不过是郑长生的一面之词罢了。

这也难保郑长生是在忽悠他们啊!

这种可能是有的,在他还没弄清楚土豆的情况下,他是不会做出最后的决断的。

现在,他就是在和郑长生虚与委蛇罢了。

中军大帐内,郑长生和格吉鲁爷俩以及格云朵这丫头,相对而坐。

军中的食物是土豆,这种新型的农作物,目前在大明的土地上,已经初具规模了。

这种农作物周期短,产量高,味道鲜美可口。

制作烹调起来也简单。

是以,迅速的走上人们的餐桌?

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

作为稀罕物的土豆,可不是所有军队都有供给的。

不过作为大明最精锐的火器军队的锦衣三千营是敞开了量供应的。

毕竟郑长生是这支军队的首领。

而土豆,又是郑长生发现的,作为鼻祖,谁好意思不给他供应?

说白了,你们现在有土豆吃,都是郑长生的功劳。

郑长生是个嘴刁的人,他可不想天天土豆泥,土豆块的这样粗犷的吃法。

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越是精致的食物,越是能入他的眼。

军中庖厨针对永和伯的刁嘴,特地的研究出一套全土豆宴。

炸薯条,这是必须滴!

这道菜可是啃得鸡卖的最好的一个奢侈品了。

老少咸宜,尤其是小孩子最是喜爱。

听说皇太孙殿下,能吃三大盘。

这道菜郑长生都已经吃腻了,可是格吉鲁他们连见过都没有。

油炸土豆丸子,酸辣土豆丝,土豆香酥饼……

一道又一道的美食端上桌。

格云朵两眼冒着小星星,哇,这么精美的菜肴就是那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

这也太神奇了吧?

香酥饼子咬一口,焦脆可口。

丸子吃到嘴里劲道弹牙,只一口,就终生忘不了的滋味。

还有,最后一个主菜,永和伯说是叫土豆炖大盘鸡。

她简直吃到停不下来。

鸡肉她没怎么吃,倒是把一大盘土豆给吃的干干净净。

格吉鲁爷俩,初开始还有点矜持,可是后来实在忍不住美食的诱惑,于是也不再顾及形象了。

甩开腮帮子掂起大槽牙,吃的头都抬不起来。

格吉鲁心中暗暗赞叹,土豆真乃人间美味也。

这就是上天赐给人们的最好的礼物,我们云龙侗一定要得到。

一场土豆宴过后,撤掉餐具,奉上香茗。

郑长生喝了一口茶,微微一笑:“格寨主,尽管回去安抚侗民,朝廷大军,只是借道,路过你们云龙侗罢了。

并无征伐之意,这一点郑某可以保证。

另外格寨主也可以考虑一下,改土归流的事情,郑某可以保证,只要是我大明子民,均可以耕种土豆。”

说到这里,郑长生的话锋一转:“格寨主,郑某也说句你不爱听的话。

俗话说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你感觉,你们云龙侗地区真的能,一辈子不纳入大明版图吗?

还是早点考虑归顺朝廷的事情,不然真的到了我大明天子,腾出手派出大军过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城下之盟了。

现在主动改土归流,一切都好说,什么都可以谈。

只要要求和条件不过分,郑某可以代替朝廷答应你们。”

郑长生说的态度诚恳,言语犀利,狠狠的刺激了一下格吉鲁的心。

当前大势,他不是一点都不知道的。

虽然他名义上是元朝的臣民,可是元朝的朝廷都被老朱给打的七零八落,远遁草原。

对他们是鞭长莫及,根本就管不了他们。

再说了,就是元朝还统治中原的时候,他们也没有真心的归顺过。

元朝除了知道向他们征收重税之外,别的好事一点都没有想到过他们。

郑长生的话深深的刺激到了他的内心。

郑长生的话没错。

他们改土归流是迟早的事情,换做任何一个朝廷,也不会允许国内有不归附的地方存在。

现在要是主动的改土归流,还能占据主动,一些条件还可以谈。

比如,一个好吃的不像话的土豆的种植权。

要是真的等到明朝把盘踞在云南的蒙古人赶跑之后,回过头来收拾他们。

还真是没那么好说话了。

一旦朝廷的大军,兵临城下,在说什么都晚了。

“永和伯爷,您是朝廷的人,听说您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您的话,老朽会放到心上的。

老朽只有一个要求,如果改土归流的话,您能保证我们依然能保留现有的生活吗?

您能保证不把我们打散,编入汉人之中吗?

还有那个叫土豆的粮食,能给我们种子,教授我们的侗民耕种吗?”

格吉鲁不愧是侗民之主,他所提出的这几点,都是核心的问题。

侗民自古以来,都是聚族而居。

要是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把他们打散安置,这明显是不成的。

侗民肯定要反抗,可是要是不打散,这些人还真的是不好管理。

他们自成一体,有着自己的管理体系,你要是设置流官来管理他们。

这就不说流官,有没有管理侗民的经验。

就单说流官的那一套官场文化,在这里根本就不能生根发芽。

闹不好在给激发出民变来,那就不好了。

在郑长生的脑海里迅速的生出一个,管理侗民的方法来……

大明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