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在我们离京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难道你就没有发现最近郑长生没有来詹事府吗?他督办锦衣卫事宜,已经把詹事府的差事辞掉了。”
怪不得这么久都不见他了,就连应用算学的课程都是他教的几个弟子在培训,感情是成了皇家鹰犬了。
真是有辱斯文啊,一个功名在身的人不去庙堂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而就这么心甘情愿的做皇家的鹰犬,太让人接受不了了。
他对郑长生之前的印象还不错的,聪明伶俐博学多才,就光是满脑子的应用算学就够让人心生敬佩的了。
其实他想过把郑长生和他的宝贝孙女撮合在一起,但是仔细的想了一下还是作罢。
郑长生孤儿寡母虽家中略有薄财田产,可是家风不好,听说家中奴仆都能和主人在一个桌子上用餐。
这实在是让人不能接受。
另外其家底蕴不足,除了他这一辈儿,往上倒多少代人都没有一个读书人,这也是他这个江南文坛巨擘所鄙视的。
耕读传家三代以上,这才算是有和他家相交的资格,要想和他们家平辈论交怎么着也得五代以上文人雅士不断,笔耕不辍那才可以。
要想和自己家攀结姻亲,必须得是世家子弟。
文人圈的怪癖害死人啊,不过这也不能怪他的。
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这在后世人眼里看来或许不能接受,但是如果设身处地的想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归根到底一句话“门当户对”,这才是关键的根源所在。
这就跟后世的时候,一个穷屌丝想要癞蛤蟆吃天鹅肉迎娶白富美一个道理,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吕师,其实以您和郑雨浓这么多年相交的份上,如果你亲自去锦衣卫衙门见上一见他,或许也不是么有转圜的余地。”
太子朱标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额,这让吕伯益为难了,他初识郑长生的时候,源于皇上让那孩子代写一篇祭天文稿,为自己的孙女消灾解祸。
彼时那篇文章写成了檄文,文锋犀利字字珠玑痛斥上天之不公,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再就是后来的应用算学的推广,让他心生敬意。
再后来就是道衍大师给他孙女一个“跨门槛”逼祸的建议,送到他的家中,他更是心生感激。
可随着时间日长,当他对郑长生的家里情况了解之后,才敬而远之的。
一个如此家庭的人,怎么配和老夫结交?
如果不是三年逼祸期未满,他恐怕早就把孙女给接回来了。
文人酸腐,墨守成规乃普遍现象,这是当时人们的主流意识,不可逆转。
抱着几本经书,自诩孔圣门徒,孤傲不可一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余者皆不入流者,文人相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他早就把孙女接回来了,而且不许在跟郑家有来往,现在太子殿下让他上门求助郑长生,这让他有点拉不下脸来。
可是另一边是多年至交老友的宝贝孙子,而且是自己看好的未来孙女婿,这可真是两难啊。
大明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