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红日酝酿已久,早已经喷薄待发。
“少爷,夫人说你一定要好好的考,家里的流水席都已经备上了,就等你捷报来传呢。”
额,看来自己要是过不了这头一关,还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好吧,只有全力以赴了。
排队搜查有无夹带,这是少不了的程序,过了夹带关,还要唱保。
所谓唱保,就是具结之廪生要到场,观看所保之人是否有异。
这是最后一道保险了,当唱到郑长生的时候,陆夫子早已微笑着喝着茶在等候了。
县府学宫教谕看了看陆夫子,他点点头。
“郑长生,郑家村人氏,陆繁作保,过。”
然后就是一名接引差人,看过郑长生的号牌,引导着他来到考棚待考。
所有考生验过无误后,县太爷周明通祭孔、祭天拜圣人,一套纷繁的礼仪过后,宣布洪武四年之恩科开始。
考试,后世从小学到大学不知道考过多少次,可是没有一次是这么有仪式感的。
郑长生感到很新鲜,衙役用牌灯先是巡行场内,考题贴板巡回展示。等考生在草纸上记下考题,开始考试。
答题卷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有十二行,每行可写二十字。
这规定有点严格,事先陆繁都已经给他讲过。
草稿纸也要用正楷书写,不得马虎。
答题的时候,不能把字写于密封线外,否则以作弊论处。
轻者枷号,重者入狱,而且三年不得再考。
第一场为正场,如果一场即为案首,那就稳稳的获取秀才功名。
所以郑长生很重视,他可不想在接二连三的府试、院试的,多麻烦啊。
能够一次搞定,就绝不浪费二次的功夫。
毕其功于一役,这才是他的目标。
题目并不难,四书、五经内容他都已经背的滚瓜烂熟的,那些填空题和默写题是手到擒来。
让他意外的是并没有靠试帖诗,这有点坑了。
之前他穷尽脑汁准备了好多,可是却没有这一考题。
之前看过不少的小说关于试帖诗的,尤其是那么多写明代小说的网络写手,在书中极尽渲染之能事,恨不得把太祖的诗词都拿来用。
查查史料行不行?明朝根本就不考试贴诗的行不行?
试贴诗是唐代大兴,到宋神宗的时候王安石变法就取消了此项,元和明根本就不考,直到清朝才恢复。
误导老子啊,白费劲了。
至于策论,方克勤留下的题目他写过无数篇文章,现在就算是东拼西凑一篇也能过关。
是以,郑长生是做答起试题来,那是得心应手。
腹中有锦绣,那下笔就如有神助。
他是第一个交卷子的人,一手欧体小楷洋洋洒洒写满了纸面。
当他路过方进宝考棚的时候,发现方进宝正手忙脚乱的挠头呢。
额,加油吧少年~!
大明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