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龑造访过后,刘献之用三天的时间把自己复杂而庞大的情报网络移交给了伍思成,从那天以后刘献之就拒绝再服用任何药物或者治疗。虽然刘龑下了圣旨让太医们全力救治,但是刘献之似乎已经绝意缩短自己最后被病痛折磨的时间了,如此经过了二十五天以后,刘献之终于因窒息而亡,其一生无妻无子。
关于刘献之的死,在历史上众说纷纭,理由就是他死的时候太过年轻,而且他最后病到死亡显得相当的突然。由此后世的人们演绎出了五花八门的推测,至于导致刘献之病故的元凶更是诡谲离奇,令人侧面。在罪犯之中相对靠谱的几个人选里有他的兄长孝康郡王刘坦之、太后党的旧部、突契可汗阿比契力尔的间谍、还有继承了他情报帝国的伍思成和皇帝刘龑本人,至于不靠谱的传言则无法胜数了。
对于刘献之的英年早逝,刘龑是悲痛不已,这不光是因为刘献之是绢之国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军事指挥人才,更因为他所代表的皇族势力因此损失了一面旗帜,从而导致了绢之国政治平衡上的再次失衡。为了纪念刘献之的丰功伟绩,刘龑追封他为尚书令,天策大将军的职位。
这可是破天荒的一件大事,要知道,在刘姓取得绢之国的皇权以来,虽然沿用旧朝的尚书令官职,却从来也没人真正担任过尚书令这个职务,因为尚书省实际上是控制六部的最高机构,尚书令的身份严格意义上来说就等于是丞相的职务,为了确保皇权,自刘家开国以来尚书省就只设立尚书仆射这个副职来统领尚书省,尚书令只作为虚衔而已。刘献之虽然是死后追封,却也开了刘家开国以来的先例了。至于天策大将军一职,则是因为开国武皇帝当年曾经拜授此职位,因此自开国武皇帝以后便再无一位皇帝敢封授这个官职了,刘献之同样是开了一个先河。
对于刘龑这样的做法,朝堂之上还是有点反对之声,比如中书仆射邱逸儒。对此刘龑的解释是,由于刘献之生前已经是燕王,从爵位上已经无法再追加了,因此才将这两个官职受封于他,对于邱逸儒的本朝无此先例的诘问,刘龑的回答是——既然没有先例,那就从朕这里开始便是。再说朕封赏的是已经故去的皇族,难道对有功之臣不加封赏是有先例的吗?
既然皇帝都把话说到了这种份上,那么即便是邱逸儒也犯不上和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较劲,而且就连邱逸儒也听出皇帝这话里的警告意味,那就是如果自己一味对掌握兵权的武将们横加干涉的话,那么也势必会引来武将们对自己的强烈不满。要知道在诸多武将中刘献之是最有儒将气质的一位,他在生前一直保持着彬彬有礼的态度。如果不算上门下侍中兵部尚书薛伯仁的话,绢之国目前掌握最大兵权的三位武将中有两位可是王汉新和高定边,这两人是异姓兄弟,而且又都是起于行伍之中,其性情刚烈,行事粗野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别说高定边了,单就一个王汉新就足以让邱逸儒感到头痛不已了。因此在追封的问题上邱逸儒最终选择了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