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文字在线阅读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
天色渐亮,大战仍然进行着。
而崎岖山路之上,有一名老者,赶着牛车,正朝着山林深处行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老者的手中拿着一卷书,摇头晃脑,正如世俗界所有的书生一样,朗诵着书上面的内容。
这是论语,传闻乃是太古圣人孔子所著。
孔子,传闻乃是太古时代人族的百圣之首。
当初,百家争鸣,盛极一时,孔子主张“仁”意,便是后人传唱的孔曰成仁,成为了儒家的经典。
而孔子,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后来,孔子的第八代徒孙完善了孔子的思想,著书立意,阐述了“义”之一字的重要性。
因此,孟子也成为了圣人。
孔孟,一个主张仁,一个主张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他们便是儒家学派最为伟大的两个人物。
世俗界,科举考试,考的都是儒家的东西,如四书五经,中庸,大学,等等,都是儒家的经典巨著。
若是萧云看到这诵读“论语”的老者,定然能够认出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薛书生。
薛书生今年七十四岁,从四岁开始读书认字,如今整整七十年过去了。
他十六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考据考试,便考中了秀才,被称之为小神通。
但是,在接下来漫长的岁月里。
足足五十六年的时间里,薛书生都没有能够考中举人。
如今,连最后的房产也被侄子与侄子的恶婆娘给占据了。
薛书生打算在山林之中结个草庐,在最后有限的生命里,完成他的“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这本书,薛书生还未曾写完,之前曾经给萧云了一卷,萧云看完了,对薛书生颇为的佩服。
能不能中举,与学问高不高没有关系。
正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老泉,临到老了才科举及地。
唐宋八大家之一啊,难道没有才学吗?
当然不是,苏老泉不仅仅才华横溢,还是华夏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