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陈胜的号召力(1 / 2)

而改革军制,毋庸置疑,需要一个极佳的人选。

而这个人选,扶苏选择了自己。

其他不管是谁,想要压服军中的将校,然后顺利推行军制,都是一个极难。

有些威望足够,但其能力不行,或者根本就不是与扶苏一条心。

扶苏又岂会让这样的人去主持如此重要的工作?

而有些能力足够,但其威望,资历都远远不够,如此自然不能令众人心服。

而有些不管是能力,还是威望都达到了要求,可是牵扯太多。

就比如蒙恬……

这军中有大半的人与蒙氏都或多或少有些关系,而军制改革毋庸置疑会触动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

而倘若到了那时,让蒙氏作何选择?

选择扶苏这个皇帝,势必与大多数人结怨,这是如今蒙家决然不会去做的事情,而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起,暗中阻挠军制改革,无疑又会惹恼了扶苏。

是故,这件事一开始,蒙氏只能隐居幕后,坐视不管。

这般沉默的态度,已然给予了扶苏莫大的支持。

而扶苏之所以能够如此,也是多亏了之前在草原上大败了东胡和匈奴两大部族,足以证明扶苏在军事上纵然不能位列名将,但也绝不是一个军事白痴。

甚至于对于军事的了解,已然和许多将领达到了相差不多的地步。

再加上有皇权加持,如今的扶苏,要改革军制,说实话,虽有阻力,但却是扶苏可以接受的范围。

一道道改革的命令自咸阳宫中发出,而此时,蒙恬这些时日亦是在咸阳宫中。

纵然蒙氏不能出面主持这项事务,可是,蒙氏毕竟对于秦国的军事颇为熟悉和了解。

蒙氏至今已经在秦国历经三代有余,是大秦当之无愧的军功世家,而当昔年的王氏衰落之后,更是位列第一位。

自然,蒙氏对于秦军上上下下的想法都颇为熟悉和了解。

而扶苏将蒙恬拉过来一起商讨军制改革的内容,本质上来说,就是避免自己犯错。

蒙恬的意见某种程度上就是代表着秦军上上下下的意见,扶苏自然也要多番照顾,为军制变革减少阻力。

而另一方面,也是安抚人心,有蒙恬在,无疑能为扶苏分担些许压力。

当第一批军制改革的内容下达之后,扶苏实实在在休息了几日,扶苏处理政务,全然不似嬴政。

嬴政简直就是秦版的朱元璋,堪称劳模,要知道嬴政在世的时候,每天批阅的奏章就满满的一大箱子,足有百十来斤,而这还是最少的时候。

更多的时候,嬴政所面临的是几大箱子的奏章,甚至到了晚上,嬴政还要加班加点,点上蜡烛,继续完成政务。

治理如此庞大的疆域,所耗费的心神和体力,早已经到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就算是李斯,工作量也比嬴政小上不少,毕竟李斯身边还有一个丞相府,还有左右二丞,可以为其分担工作。

但嬴政完全不同,他需要通过浩如烟海的奏章去了解整个帝国,半点都来不得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