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利润的诱惑(1 / 2)

明朝大丈夫 燕西风 1718 字 10个月前

( 想了想,顾秉有道:“回国公爷,此事说来话长,您别嫌小人嗦。”

李景摆摆手道:“不要紧,慢慢说,越仔细越好。”

顾秉有点点头:“此事要从三个月前说起。三个月前,小人和同行从湖州运了一批茶叶和丝绸到大同贩卖,发现大同的商人和百姓交易时竟然是用纸钞。

小人心里好奇,便向人询问,才知朝廷开设了一家大明银行,发行纸钞用以取代白银和铜钱进行交易。

不过纸钞暂时并未在全国推广,只在山西平阳府,大同,宣府,归化以及京城这几个地方试行。外地商人没有纸钞,得先到银行将白银兑换成纸钞才能交易。

小人不知银行信誉如何,不敢将货物卖成纸钞,便用银子兑换了一些纸钞,随后又用纸钞换成银子。见银行肯把纸钞兑换成白银,小人这才放心把货物发卖。

小人几个人那次运的货物不少,贩卖以后共计得银七万余两。小人们在南方经商,自不能带纸钞回去,于是在返乡之时,便到银行兑换白银,不想银行一下子拿不出七万两银子,于是小人们便在大同等了几日,等银行从别处调来银子兑换。”

李景闻言默默点了点,这是各地银行分号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存银不多,一旦出现大宗交易,银子便不够支付,只能从别的分号调银救急。

见顾秉有住口不言,李景摆摆手道:“接着说。”

顾秉有忙道:“小人们在大同待了几日便四处闲逛,期间到宣府跑了一趟,又到归化跑了一趟,想打听一下行情。在这两个地方,小人们也看到有银行分号,小人当时也没多想,就像看看这几家银行能不能把纸钞兑换成银子,跟大同一样,这两家分号虽然也可以兑换,但是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小人当时多嘴,便问银行的银子是从何处调运,店员告诉小人,是从京城总号调运。小人算了下,从京城运送数万两银子到大同,至少也得三到五天,要是运到归化,需要时间更多。”

李景点点头,这是银行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银两转运耗时过长。

三五天看似时间很短,但是三五天,就是

三五个时辰都等不起。

见李景示意自己继续说,顾秉有接道:“得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把银子调来,小人当时心中忽然有个疑问,如果银行拿不出白银兑换的时候,老百姓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小人便跟当地的百姓询问,出乎小人的意料,当地老百姓并不担心银行拿不出银两兑换,因为就算银行没有银子兑换,当地的景记钱庄同样会给予兑换,另外,老百姓也不担心纸钞花不出去,因为当地所有沈记商号都接受纸钞的交易。

当地的老百姓告诉小人,除非是银行和景记钱庄还有沈记商号全倒了,纸钞才会失去价值,否则的话根本不用担心。

小人知道景记钱庄是兴国公的产业,业务遍布整个大明,资产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根本不可能倒闭。

至于沈记商号则是沈阁老家的产业,沈阁老是国公爷的岳父,有国公爷在背后撑腰,自然也不会倒闭。

不过小人经商多年,却知道事情不像表面这么简单,因为纸钞毕竟是纸钞,有以前的大明宝钞珠玉在前,老百姓不可能死心塌地信服于它。一旦银行和景记钱庄还有沈记商号都无法进行纸钞交易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当小人用这个问题询问老百姓的时候,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办,最后老百姓说,那样的话只能把纸钞兑换成白银或者是铜钱。

当时小人还笑着说,这时用纸钞兑换银子,恐怕就不是按原来的比例兑换了。

而老百姓则说,真要到了那天,哪怕赔钱也得把纸钞换成银子。

听了那人的话,小人便想,要是把当地银行和景记钱庄的白银兑换一空,再把沈记商号的货物全部买光,那不就等于令老百姓断了纸钞交易的渠道了么?

小人算过,从外地调银过来至少要三天以上的时间,而沈记商号进这么多货物也需要一段时间,至少不会低于三天。

根据小人的了解,老百姓如果拿纸钞买不到货物,必定会到银行把纸钞兑换成银两,如果银行和钱庄拿不出银子给老百姓兑换,老百姓必定会产生恐慌的情绪。”

这时李景忽然接口说道:“你知道老百姓心里恐慌,害怕纸钞失去价值,宁肯赔钱也会花高价兑换白银,于是你就开始酝酿这次行动

了是吧?”

顾秉有急忙摇头道:“当时小人发现这个漏洞之后,心里虽有这个想法,但并无实力做这么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