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平稳与暗流(1 / 2)

孙登的所有仪式都是在已经退隐多年的老臣张昭的布置下完成的,而孙权也是在张昭的搀扶下最终走出寝宫来的。

并没有人去请这位老大人,除了他已经七十有九的高龄之外,他和孙权也已经关系尴尬了许久许久了。

关于张昭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很多人说他们的矛盾源于长沙桓王时期。

首先张昭是长沙桓王,也就是孙策的重臣,最为贴心的谋士,也是孙策留给孙权的辅政大臣。

但是当年孙策去世之前,张昭却是选择了孙策的另一个弟弟,和他性格模样最为相似的孙翊当继承人,这对于孙权来说是一根刺。

也有人说,是因为当年的赤壁大战,作为江东生死存亡之际,张昭却是选择了投降。

虽然最后这个投降只是一个建议,但是对于孙权来说,这也是一根刺。

更有人说,是因为张昭的忠直敢谏,数次驳斥孙权,让他在朝堂上失了面子,最后使得孙权对他心生厌恶。

总之孙权和张昭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而这些故事让他们两个渐行渐远。

黄龙元年,孙权登基称帝,丞相一职张昭乃是真正的众望所归。

可是孙权却是亲自下场将这个提议拒绝了。

而他给出来的理由似乎也验证了众人心中的想法。

“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

这个算不得理由的理由让人无话可说,却又似乎都明白了什么。

而之后便是各种流言蜚语传了出来,总之让张昭和孙权的关系更加的难堪了起来,最后张昭退出了。

他上奏孙权,请求告老就在家中安心休养,并且上交了自己全部的兵马部曲,这种回答算得上是给他们两个人做了一个结局。

孙权给了他辅吴将军的名号,地位也是相当的高,仅次于丞相之下,并且给了他娄侯的爵位,单单食邑便有万户之多。

不过这些并不能改变张昭的性格,他没有拒绝,也没有感谢,他去做学问了。

一本《论语》一本《左传》,张昭开始给他们做起了注解,据说弄得还不错,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于深入的研究这些东西了,所以张昭的脾气非但没有温和,反倒是越来越泼辣了起来。

他和孙权矛盾最激化的时候是因为辽东公孙家之事。

孙权从海上找到了夷州,然后就想要从海上去找到辽东,弥补江东的战马和兵源,之后还要从何辽东的公孙家结盟共同攻打曹魏。

而这种事情在张昭看来就是扯淡,他去找到了夷州付出了什么代价,他是不知道还是怎的。

现在从海上去辽东,那就是胡扯一般,所以张昭将孙权骂了,骂的特别的惨。

孙权和张昭从辩论到愤怒的拍案而起,到最后孙权抽出了佩刀威胁张昭,两个人当时震惊了所有的朝臣。

而张昭没有能够劝得动孙权,江东还是派出了使臣,而孙权也没有能够说服张昭,他直接闭门谢客,扬言再也不会出去了。

这一下子,气氛就这么僵住了。

孙权一怒之下堵住了张昭的门子,告诉他,既然你不想出来,那就不要出来了。

而张昭也很绝,找仆人直接从里面封死了自己的家门,高声告诉孙权,你想让我出去,我还就不出去了。

一下子,大家傻眼了。

在那个时候,大家经常能够看到张家的仆人费力的翻过院墙,去采购食材。

而在那个时候,大家也经常能够看到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准备好各种食材想尽办法送到张家的府中。

之后外面的土被铲走了,里面也不再封门了,可是张昭仍然是不愿意出门。

为此,孙权一把火点了张家,但是张昭依旧不为所动,吓得孙权差点没有亲自去灭火。

那一次是江东众臣第一次见到张昭的爆裂。

之后紧跟着就发生了这一连串的事情,并没有让孙权能够如同历史上那样靠着毅力将张昭请出来。

可是就在孙权最为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张昭还是出现了,主动的走了出来,来到了孙权的身边。

其实在张昭和孙权的心中,并没有众人想象的那么难堪。

他们之间的问题其实非常的简单。

在张昭的心中,孙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他是孙策交给自己的,是吴太后交给自己的,他就是自己要庇护一辈子的那个人。

而在孙权的心中,张昭是自己的哥哥和母亲交给自己的辅政大臣,他是辅佐自己的,他一直告诉自己,张昭只是自己的辅政大臣,要辅佐自己成就一番霸业,而不是不断的训斥自己。

孙权一直是这么告诉自己的,哪怕自己无数次的觉得其实自己更像是被张昭教导庇护在身下,但是他仍然不认可张昭的那种关系。

直到那个晚上。

孙权看到这个苍老的已经不成样子的老人还和曾经一样在自己最为痛苦最为艰难的时候,出现在了自己的身边。

这一次他没有痛斥自己,也没有怒喝自己,他只是轻轻的揽住自己的头,在自己的身边轻声的说了一句。

“当年,真的不应该让你坚持打那一仗啊,这条路太难走了!”

就这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孙权就再也绷不住自己的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