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史可法身为儒家臣子,这辈子唯一的追求便只剩下死了以后能不能被谥‘文正’了,但死了以后谥文正的难度比活着时候晋太傅难度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古往今来,位极人臣甚至权控一朝的大官不知凡几,但死了以后有几个谥文正的?
说白了,活着的时候你狠你说了算,牛到皇帝都要看脸色不敢轻易得罪的地步,可死了以后呢?终归还是活人说了算,本朝的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权倾朝野,李太后甚至以皇位威胁万历听张居正的话,最后张居正一死,铁三角缺了一角,然后没两年全族被清算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张居正活着能为死后谥号做主,弄个文正公岂非轻松至极?
谥文正的难度有多大,看看大明三百年来那么多儒家大臣,最终只有三个就能一目了然了,差不多百年才出一个的概率何其的渺茫……
方孝孺的文正最是凄惨,那可是用自己被五马分尸外加十族的八百四十七条人命换来的,而且还是被圣武皇帝登基之初追封……
第二位是弘治朝人称‘伴食宰相’的李东阳,老好人一个,主持国政一十八年,赢得外朝、内廷、外戚、显贵乃至民间百姓的一致赞誉,最后被谥文正,与其性格有脱不开的关系。
第三位是成华年间的谢木斋,被世人称为贤相,毕生致力与刘瑾斗争,只不过权倾朝野、恶名传万代的刘瑾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斗倒的,内廷与外朝的斗争最终以外朝满盘皆输而告终,直至刘瑾最终以谋逆罪倒台,谢迁才得以重返朝堂,一生对大明朝呕心沥血、居功至伟,最后被世宗皇帝谥为文正。
因此史可法想要死后被谥文正的难度极其之大,他没有方孝孺的惨烈,没有李东阳会做人,也没有谢迁的人望……
想要死后得到文正这一文臣的至高评价,基本上要满足几个条件,位极人臣、政绩卓著、朝野赞誉以及民心所向,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皇帝认同,做不到这些只能去学方孝孺……
现在史可法已经位极人臣,政绩也有了,民心虽然向的是朱慈炯,可史可法身为圣武朝的首辅多少能有些分润,但朝野赞誉……史可法实在差的太远。
一个差不多已经是孤臣的首辅,还能有什么官场赞誉,而他死了以后的谥号就是百官提议礼部草拟,要走这条路毫无疑问根本没有半点可能,那么史可法这个孤臣,唯一的指望只有天子,因为谥号最终的裁定者是天子,而非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