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三 插标卖首之辈(2 / 2)

在关东联盟瓦解之前,自己一定要去会会他们。否则,等各路诸侯做鸟兽散了,再想这么大规模的攫取愉悦点,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个猴年马月呢?

听说要去虎牢关战吕布,秦琼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将手指关节攥的啪啪作响:“久闻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次去中原,某一定要和吕布分个高低,也要让我的‘忽雷驳’与这厮的赤兔马分个高下!”

“叔宝将军不可大意,这吕布威震天下,诸侯退避,群将胆寒,想来绝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决不可力战,只能智取!”刘伯温手摇羽扇,小心谨慎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哈哈……军师多虑了!”

秦琼爽朗的一笑,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在琼看来,关东联军之中能称的上猛将的也就只有河北双雄颜良与文丑,还有江东猛虎孙坚,其他人都是插标卖首之辈,不值一提也!”

对于秦琼所言,刘辩并没有吱声。

现在的桃园三兄弟还没有显山露水,论名气不一定比廖化大,更不用提只是公孙瓒麾下一介偏将的白马赵子龙了。秦琼不知道他们的实力,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到了战场之上,自己再提醒秦琼多加注意就是了。

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军议,在文武幕僚的群策群议之下,经过刘辩的拍板,最终达成了进军中原,会盟关东诸侯的战略。主意拿定了,接下来就是兵力部署。

刘辩的兵力布置如下,目前在吴县屯驻了两万七千人马,在金陵屯驻了七千人,合两郡之兵力总计三万四千人。在与刘繇关系恶化的情况下,肯定不能倾巢而出,至少得留下与刘繇军相当的兵力防御疆土,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又与众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建业郡的兵马不动,由穆桂英与廖化继续统领,负责整个建业郡的防御。从吴郡的人马中抽调两万人渡江北上中原,剩下的七千人留下来拱卫吴郡。

在刘辩与刘伯温看来,虽然吴郡、建业两地的局部兵力不及刘繇,但在总兵力上却能与之持平,足以抵消刘繇军的威胁。

更何况,在丹阳的西、南两个方向还有甘宁、李严的接近两万人马,如果刘繇胆敢轻举妄动,就算主力大军在中原未还,剩下的人马也完全有能力将刘繇围而歼之,只要刘繇有胆量敢主动挑起战事!

为了让各郡人马接受统一调度,避免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刘辩又发布一道诏令,任命穆桂英为镇军中郎将、大都督,持节总督建业、吴郡、豫章、鄱阳四郡的所有人马,自偏将以下,有权先斩后奏。

身为君主却要跑去前线打仗,后方必须交给最可靠的人,目前来说,还有谁能比穆桂英更让刘辩信任?

当然,穆桂英也的确有统率三军的能力,这也能让刘辩拍着胸膛,大言不惭的说一声“举贤不避亲”。

一番调度之后,大的战略框架算是完成了,唯一让刘辩有些担忧的是吴郡的防御。

狄仁杰的治国才能没的说,但在统兵上就稍微差了一些,而李元芳也只是个辅助性的人才,显然不具备独当一面的将才。在孙氏一族心生怨恨的情况下,在与刘繇渐生嫌隙的情况下,吴郡的防御容不得一丝马虎。

扫视了一下两侧的武将,秦琼、魏延、周泰、花荣、凌操一共五人,甚至把卫疆也算上,不过才六个人。况且凌操、卫疆都没有独挡一面的能力,甚至周泰和花荣都不具备,应该留下谁来统兵,协助狄仁杰防御吴郡呢?

“留下魏延还是秦琼呢?”

刘辩双目微闭,陷入了沉思。

这趟去中原,可不比打山越、攻严白虎,无论是硬扛西凉军,还是与诸侯发生了冲突,都是一等一的硬仗,到时候还要依靠秦琼与魏延呢,留下谁都会削弱本方的实力,但是不留下一个守卫吴郡,又让人不放心,该如何是好呢?

就在刘辩陷入两难之时,守门的侍卫突然来报:“启禀殿下,有人自冀州而来求见,请大王示下?”

“自冀州而来?”刘辩的双眸顿时一亮,“来的何人?”

(感谢a8022、啊测尽快吧、重名再重名、幻墨沉砂、看没完等同学的打赏。最后对那些动辄就往绿帽方向思考的同学我也是无力吐槽了,根据科学研究,这种心理的是不自信的表现。你可以想到袁术会用何太后与唐姬来要挟猪脚,然后达成某项交易条件,我就不明白了为何非要钻进绿帽里面不出来?

董卓、袁术再不济,也是一方诸侯,算得上有政治细胞的人,你们以为这样的枭雄见了女人就不顾后果的就向上扑吗?何太后再不济也是当朝太后,哪个诸侯做事不掂量一下后果,身为一方诸侯,难道缺女人吗?非得端起屎盆子来向自己头上扣?照你们这种逻辑,猪脚啥也别干了,万一出去的时候,自己的女人和属下**,不又戴绿帽了吗?最后吼一嗓子,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