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仪毫不犹豫的道“来济,你把事情想得过于美好。我们是大王的谋士,所提出的建议,必须要全面。如果按照你的推论,存在了问题,等于是包庇关易。”
来济虽说以上官仪为首的,未必意见就要统一,他开口道“我所阐述的是倾向于,并非就是得出了论断。再者,眼下只是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没有真正的调查。所以说关易是忠臣是奸臣的论调,没有什么用处,眼下只是给出一个大方向罢了。”
马周则是在一旁不曾说话。
他任由上官仪、来济争论,因为这是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争论。
杜启也不曾阻止,理越辩越明。更何况,有争执也是一件好事情,并不是说内阁永远都是一种声音那就就是好事情。好半响后,两人已经争得面红耳赤,却是没有争论出一个高低。
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杜启开口道“停!”
一句话,两人各自不说话。
杜启道“争论就不必了,关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先接触了人再说。另外,既然有各自的争执,就以实际的调查为主。你们两人,各自在城内调研,从县衙佐吏,到城内商人,再到普通百姓,以及驻军士兵等,各自全部调查一番,最后汇总结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要调查清楚,自然也就有了答案。你们的争执,其实都是各自的倾向,各自都有道理,不过要分出一个胜负,看各自调查的结果吧。”
“是!”
上官仪、来济同时回答。
两人对于杜启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杜启都已经同意了。
杜启又看向马周,道“马周。”
“臣在!”
马周立刻回答。
杜启吩咐道“你持本王的令牌,走一趟县衙,召关易来县衙见我。”
“是!”
马周立刻回答。
杜启摆了摆手,三人便各司其职,各自去忙碌事情。
三个人起身走出了书房,这个时候的上官仪和来济相互间,因为争执有一些火气,便先一步离开了。马周则是拿着代表杜启的令牌,径直往县衙去。
从客栈到县衙,因为客栈也在城北,所以马周只用了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就来到县衙外。他走到县衙台阶上,看向门口站岗的衙役,亮出令牌道“通知关易接旨,夏王有旨意到。”
“是!”
衙役不敢耽搁,立刻去通知。
衙役没有去怀疑真假,因为这事儿不可能是虚假的。谁敢假冒夏王,那是活得不耐烦了吗?所以衙役去通知后,时间不长,就见一个四十出头但两鬓已经斑白,看上去颇为苍老的人出来。
此人,赫然是蒲昌县令关易。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大唐当侯爷》,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