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定鼎(2 / 2)

郭孝正道:“胡太傅之所以力劝国主归顺,并非为了一己私利,是为了焉耆国的万千百姓,是为了焉耆国不遭到战火侵袭。”

“破坏容易,建设却难如登天。”

“如果战火波及焉耆国,可能几日的功夫,焉耆国在焉耆城几十年的经营就付诸流水,这是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

郭孝正侃侃道:“胡太傅的一番良苦用心,郭某略懂一二。胡太傅,你有一身的才学,而且执政多年,经验丰富,赋闲在家可惜了。”

胡有山摇头道:“哪有什么可惜不可惜的,更何况平西王麾下,人才济济,老夫这等半截身子都已经入土的人,没有资格为平西王效力。”

郭孝正道:“殿下一向礼贤下士,唯才是举。胡太傅的才华,不应该被埋没。”

胡有山沉声道:“郭主簿,我意已决,更何况人各有志,你就不必再劝。郭主簿效力于平西王,那是你的造化。我效力于国主,那是我的命。”

郭孝正皱起眉头。

他没想到胡有山如此的固执。

胡有山却是不管郭孝正的想法,继续道:“说起来,这一次促成国主归顺平西王,老夫心中有愧,愧对先王的信任,更对不起焉耆国的历代君王。严格的说,老夫是焉耆国的罪人。所以老夫无颜再出仕,只求能安度晚年足矣。”

郭孝正闻言,不再多言。

毕竟他劝说不了。

两人一起出了王宫,回到胡有山府上,商议迎接的事情,待诸多条陈商议妥当,胡有山便立刻以国主的名义下令,传令焉耆国各地放弃抵抗,并且归顺杜启。

另外,等杜启率领大军抵达焉耆城,龙正央作为焉耆国的国主,率领文武百官一起出城迎接,并且上交印玺、兵符,把一切都交给杜启。

郭孝正对于这些安排,自是没有意见的。他离开胡家,回到自己的住宅,立刻撰写了一封书信,安排人火速往杜启所在的军队送去。

郭孝正处理完事情后,思虑一下想到了龟兹国。易福生去了龟兹国,可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为此郭孝正专门安排人前往龟兹国打探动静。

杜启得到郭孝正的消息时,已经进入了焉耆国境内,走了一半的路程,距离焉耆城已经不是太远。即便此前没有龙正央放弃抵抗的命令,杜启的大军一路前行,都不曾遇到抵抗。

毕竟突厥人都彻底覆灭了,各地没有能抵挡杜启的力量。

杜启看到了郭孝正的书信,得知已经准备迎接他,脸上有了笑容。只是杜启注意到郭孝正提及的胡有山,却是略微皱眉。

胡有山在焉耆国,极有名望。

毕竟胡有山主政多年。

再者,胡有山治理地方的经验丰富,且爱民如子,诸多施政的方针政策,都是有利于百姓的,竭力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惜胡有山不愿意归顺,竟要辞官归家,不愿意出仕。郭孝正劝说不了,所以书信中希望杜启出面解决这一问题。

杜启一边赶路,心中也盘算着。

要顺利掌握焉耆城各地,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令百姓归心,不仅要出台各种惠民的政策,最重要的是,还要让胡有山这种在百姓中有名望的人归顺。

这才是众望所归。

杜启在赶路的同时,再度安排人传信给郭孝正,让郭孝正把胡有山的消息全部打探清楚,以便于杜启抵达后作出应对。

大军一路急赶,在六月初抵达了焉耆国的国都焉耆县。

,精彩!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我在大唐当侯爷》,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