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
读书是贵族的权力,就和当兵打仗一样。
庶民是无法享受这种权力的。
但在灵国,经过徐灵五年来的励精图治,改变了很多事情。
当兵打仗,已经不是贵族专属权力了。
读书,也已经渐渐不是了。
就连很多贵族士子,在每日密侦司和时政报的宣传和渲染下,逐渐被洗脑,加入了学塾读书。
在一个大环境下,和请私教过来教是不一样的。
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形成了一个个的集团和集体。
灵国的国运,就此进入了不同次元的爆发增长当中。
在督造县道和学塾的期间,
徐灵再次肃清了一波灵国吏治。
将一些贪腐的,做坏事的,统统下狱砍头,数罪并罚。
这种事,当然是永远也杜绝不完的。
但徐灵的力度,却深深的打入了群臣的心中。
当然,徐灵清楚,太过分的话,就没人愿意来当官了,他一直拿捏着一个度,一般的小贪,仍旧是不会打的,
朝野之中,要留有两分人情在内,充作润滑剂。
而与此同时,
徐灵给每位官员都加了薪,有多有少,并称之为‘年终奖’。
也就是说,
每年,让吏役局和稽查局,考核各县官员,国君府官员的政绩,按成绩来发奖金。
最少的也有上万钱。
最多的,则有二十万钱。
灵国倒也不差这点钱。
官员们却很高兴,以后每年都能拿年终奖,这只会让他们更努力的去做事,以充自己的政绩。
但政绩并不是忙碌的。
有些官员为了政绩,一样做了坏事,
徐灵又针对这个,和矩光一起出台了一项项官员规章守则。
每次上朝,都让他们念一遍,以记住里面的教诲。
当然,这些规章很多都是徐灵从OOO里抄来的。
除了年终奖以外,徐灵还学习了后代的‘养廉银’制度。
从农业税收中,分发一些杂苛的报销金下去。
因为有时候,尤其是各县的县长,做事情只能拿自己的钱来垫补,
而国君府也是会有疏忽的,比如某个县,一个最底层的小吏,薪水忘发了,平时去要,那是根本要不到的。
而县长为了安抚属下,只能用自己的钱补贴。
因为他如果不发,密侦司派来的副县长就会记他一笔。
这当然都是小事。
总不可能,因为一个小吏的薪水算错了,告上总政厅吧?
没那么麻烦,一般都是县长补贴。
而这部分,就需要报销金来安慰了。
每个季度,国君府都会发下一定数量的报销,大概上千钱,作为县长们的一个安慰。
这样,也替总政厅的错误计算兜风了,同时也解决了各县县长心里的不满和憋屈。
而在总体国策上,
对于官员来说,要让他们感觉到,做官还是很不错的。
只要你不犯法,不贪污,不结党,纵然什么事也不做,不求无功但求无过,每个月赚的钱都是很多很多的,而且福利也很好。
每位官员,告老后都有退休金,和工局的那些工匠待遇一样,但金额却比工匠更多。
如果你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
纵然你是在关键的位置上,灵国也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