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后备隐藏能源”(1 / 1)

另一边。

一处如海床上裂痕的深深海沟处,开拓母虿庞大的身影在五对划水足与喷水推进系统的推动下缓缓掠过,投下的阴影缓缓没入海渊之间。

不过,现在开拓母虿所处的这处海沟,却并非奇虾巢群此前那处海沟,而是开拓母虿发现的另一处。

但却正是此前奇虾巢群遁入深海之中,躲避直螺角石巢群的行为启发了林易,让他打算同样在深海中建立几座母巢,以防万一。

直螺角石成体布满气室的中空壳体对水压的耐受能力较弱,微光环境下的视力短板也让它们在幽暗的深海处处受限,是难以进入深海发展的。这也是为何奇虾巢群能幸存至今。

而林易现在不仅具有来自奇虾巢群的耐压外骨骼与夜视复眼,还具有原创的回声定位系统,足以在黑暗中自如的活动。

而既然陆地母巢的计划因为陆地还并未具有完善的生态系统而失败,那深海便成了最佳的庇护所,为林易保存火种。

母巢的基因序列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改造,就能适应较深海域的水压。但为了以防万一,林易还是选择先在海沟两岸蛹化母巢,再向下派出工虿探索。

头部下方的中眼扫视着海沟两侧,目视着产下的巨卵在海床上缓缓向着母巢的方向变化。

渐渐的,母巢成型,林易立即控制其产出几只形似蟹体鲎的筑巢工虿-当然,是具有来自奇虾巢群的耐压壳体与夜视复眼的版本,以适应深海的环境。

筑巢工虿摆动着划水足,缓缓向着深渊下进发。而林易的思绪也发散开来,准备对深海下的母巢群进行针对性的改造。

在深海中安扎母巢,除去防备直螺角石巢群,林易还有另一个目的。

各种自然灾害与环境变化中,深海受到的影响往往是最小的,后世无数幸存的深海孓遗物种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某种意义上,巢群这样的存在形式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本来就远超普通生物,尤其是具有多种不同大小品积分化的巢群。

众所周知,一个物种想要长久的繁盛,仅有顶级生态位是不够的。

真正决定物种成败的,是那些食物链底层捡垃圾吃的小型动物。它们是一个类群的基础,一旦这类生态位的物种缺失,再强大的顶级生态位与再稳定的中层生态位也是无根之木。

离林易最近的例子是翼肢鲎类,而地球生命史上最经典的例子则是非鸟恐龙,都是输在缺少最底层生态位的物种上。

还有最惨的盾皮鱼类,遇到了两次灭绝事件的先后打击,第一次针对那些小型基础生态位物种,大型物种暂时幸存,但大难不死,必有补刀为脊椎动物打下江山的盾皮鱼类就这样早早灭绝干净。

但若是具有复杂品级分化的真社会性巢群,就几乎不会遭遇类似的问题。

只要不是全部个体被同一时间抹杀,巢群就有足够的时间找到最适合当前环境的品级,并大规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