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帝国的征服(2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699 字 5个月前

这才彻底的,让这个至少从东晋就开始跟中原王朝在川滇黔交界处拉锯作战的古蛮族势力消亡。</p>

唐代对西南地区野心不是很大,可从宋元明三代跟都掌蛮来来回回打了得多少次了?都不得不动用北方精锐骑兵部队南下,丞相,兵部尚书轮番上阵。双方十几万人在川南平原和云贵山沟沟里经年累月的厮杀。</p>

这才彻底的奠定了汉地十八省的概念,孙策要想直接改变西南形势,要用大一统的王朝势力直接推过去,这并不难。</p>

西南山地无法机动,即便是蛮族到了后期也是用铁甲长枪的重步兵方阵交战。</p>

现在他们铁器资源不足,可能还在用藤甲。</p>

中原的精锐步兵以堂堂之阵击败他们并不难,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都能轻易做到。</p>

可要长期统治当地,这对中原就并非易事了。</p>

所以朱元璋才会留下祖训“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後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p>

而且贴心的列出十五个国家,为不征之国。</p>

当然,后来的结果显示,明代的皇帝都清楚,他们的太祖是老农出身,对天下的认知有着极大的局限性。</p>

所以后世不仅明代皇帝,就连士大夫精英统治集团,也把这条祖训当废纸给扔在了一旁。</p>

十五个不征之国,可以说是打了一遍。</p>

而明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彻底奠定了汉地十八省的割据,开拓了西南,设置了三宣六尉,官员、驻军都已经常设在马六甲了。</p>

所以孙策需要汉室直接扎根在当地,就地统治,把汉家文化推广开来。</p>

至于北方,那还是算了吧。孙策是人,不是神,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就注定不可能灭亡草原上的胡虏。能守住漠南,这就是一个王朝武德昌盛的极致了。</p>

这绝不是孙策的过分谨慎,也不是东方文明在开拓进取方面有什么局限性。</p>

而是任何文明的建立和发展,一定是依托于文明生存的地理形势。</p>

这世间最根本的真理就是地理、环境造就了文明!</p>

尤其是在未工业化的情况下,人类的文明无法超越地理的极限。</p>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谈及北方胡虏,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及漠南漠北。</p>

事实上,蒙古草原上可不全是土地肥沃的草原,那里的生存状况,要比中原人想象的还要恶劣一点。</p>

如果只提这两个名字,寻常人很难有直观的概念。</p>

可打开地图,尤其是地形、地貌地图,就一目了然了。</p>

在东亚大陆上,中原人把适合居住的文明区域全占完了,在中原北方有一片巨大的荒地,由荒漠、戈壁共同组成。</p>

这个荒地主要位于后世的蒙古国境内,这个国家有五个省的名字都带有戈壁两个字,也就是东戈壁省、南戈壁省、中戈壁省。戈壁苏木贝尔省和戈壁阿尔泰省。再加上中原内蒙部分荒漠,也就是所谓的大漠黄沙了。</p>

漠南、漠北即这片大漠南北两个方向。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就在漠北草原上。</p>

这就意味着草原上并非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放牧,草原上的牧民要么去漠南待着,要么去漠北呆着,中间那一带,是能不能多待就不多待。</p>

但是草原再大,也经不住一大群牛羊一直在那里吃,所以游牧的牧民就是在一个地方呆几个月,就赶紧游牧到下一个地方。</p>

草原上的草跟庄稼可不一样,那是完全听天由命,是牧民的命根子。</p>

他们吃完这片草原,下一个草原在哪,那是要提前几个月规划好才行。</p>

可如果你赶着牛羊抵达了目标的草原,发现这里的草被其他游牧部落经过时吃光了。</p>

那这时候,这个部族就完全没有退路了。不想饿死,不想数个月之内没有任何食物来源,只能操起马刀,跟抢了他们草场的部落死战到底。哪怕对方是无意冒犯的也没有任何妥协余地。</p>

游牧文明就是这么脆弱,草没了,就等于所有人失去了数月的食物来源。</p>

可草原那么大,又没有导航、边界和定位,游牧侵占了别人的草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p>

而吃人草场,等于杀人全家。游牧部落的各种世仇,几乎全是因为争夺草地而发生的。</p>

雄才大略的草原单于也只能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让他们提前规划好草场。</p>

天冷的时候,就带着部落往漠南走一走,说不定还有机会到富庶的中原打个秋风。</p>

天暖和一点就带着部落往漠北去,离南方的大一统政权,能有多远就躲多远,争取不碰那个晦气。</p>

毕竟大一统政权,要收拾他们,真的是太简单了。任何一点点的灾害,使得草原上的草料不足,他们牧民、牲畜死伤惨重,中原大一统政权的部队就进来了。</p>

那是真的对他们斩尽杀绝。</p>

草原上还讲究不超过车轮的不杀,汉人是绝对不管这个,所有贵族一律处死,男女全部收走。</p>

汉人史书上轻飘飘的一句,收胡虏男女数万,得战马、牛羊等数十万计。</p>

那就是长达近两千年得对胡虏的犁庭扫穴啊,无数部落消散在了这一次次得打击中。</p>

可问题是,哪怕这样,也永远杀不尽草原上的胡人。</p>

因为中间隔了一个近两千里的巨大荒漠,汉军可能一次次深入漠北,扫荡胡人王庭,可永远无法隔着这么宽广的沙漠,在漠北驻军。</p>

只要汉家无法年年跨越两千里荒漠作战,那漠北只要十年,就能再发展出来一个强盛的游牧部落。</p>

十年,最多二十年,也不过是弹指一瞬间。</p>

这就注定了,漠北上的胡人,因为地理缘故,几乎无法被冷兵器时代的宋军所消灭。</p>

除非修一条铁路,直达漠北。</p>

有了铁路,哪怕没有机枪,胡人也会自己点亮能歌善舞的天赋。(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