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孙策之难(2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433 字 5个月前

“不然将军难道要从江东运数百万粮食北上,赈济灾民?”</p>

如今最值得庆幸的事情便是,江东传来的情报显示,江东今年受旱灾的影响并不严重,吴郡、会稽等地甚至算得上是风调雨顺。</p>

&lt;div class=&quot;contentadv&quot;&gt; 大旱主要集中在淮南一带,甚至连淮北的影响都比较小,曹操在颍川的屯田依旧大获成功,今年他已经把屯田从许县一带,推广到了治下全部郡县,兖州、豫州到处都在屯田,各处都热火朝天的情景,准备迎接丰收。</p>

孙策进军淮南,使得他南线的压力大消,曹操可以全力的休养生息,消化新打下来的汝南、陈国、沛国、鲁国一带。</p>

到如今,兖州、豫州大部分都已经在曹操手中,他跨州连郡,治下两州十四郡,已然是天下最强诸侯一列。</p>

而孙策到如今连一个扬州都未能占据,还有九江、庐江仍在袁术手上。</p>

更关键的是,扬州的开发程度远不如兖州、豫州。</p>

人烟繁华、耕地广阔的疆域仅止于吴县一带,连如今的治所建康附近都还十分荒凉。</p>

所以鲁肃、贾诩的意见都是,如今并非灭亡袁术的良机,宜迁江淮男女三十万至建康一带,充实人口,发展生产,积蓄军实。</p>

待袁术在大旱中自行衰败,再引军北上,直接接收淮南。</p>

见孙策沉默不语,鲁肃说道:“我知将军心有不甘。但这也是大旱之下的无奈之举,淮南赤地千里,无法就食。水路又干涸,无法通船,一切辎重、谷粮都要指望江东跨越千里,一路迢迢运送而至。再消耗下去,府库恐怕难以支撑。”</p>

孙策眉头紧蹙,说道:“不是还有芍陂所获两百万石存粮吗?”</p>

鲁肃说道:“这两百万石存粮,若支撑军队围城,诚然足够。但若供给车徒之众,则不足以安淮南之民。要给三十万百姓赈济,不计路上损耗,仅赈灾一年便需要三百余万石粮食。若将军将存粮都用以征伐,淮南百姓死伤殆尽,将军就算打下寿春,又有何裨益于王业?”</p>

赈灾这个事情,消耗可是比打仗还要惨烈。</p>

历史上关东大旱,司马懿在关中向关东转运了五百万石粮食,才缓解了旱情。</p>

这让孙策尤其不甘心就这样引军而撤。</p>

关中那是个什么形势?生民死伤殆尽,八百里秦川上人相食,吃到最后可能整个关中就剩下了几百人,千里无鸡鸣啊!</p>

但从关中之乱,到曹魏建国,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关中就恢复到了百万人口,更是能向关东输送五百万石粮食以赈灾。</p>

高承给天子提供的建言和战略绝对可行之有效。</p>

而在淮南亦是如此。这里膏腴之地,平原广阔,水网密集,农业水利都极为完善。</p>

若能打下此地,尽得江淮千里之地,认真经营,哪怕今年旱情严重,明年亦能恢复生机,说不定当年便可积粟数百万石。</p>

当然,孙策不肯退兵绝不是因为大桥还在寿春城中。</p>

鲁肃凝重的说道:“可如今寿春久攻不下,军士疲惫,若敌援军来攻,我等或有倾覆之危!寿春虽然受困,但敌军并非再无援军,彭城吕布、龙亢驻军以及汝、蔡一带屯军,都有可能连结而至。”</p>

“若我等困于坚城之下,而敌军之众联合,大军齐至,则攻守之势异也。”</p>

说到底,还是攻城不顺的事情!</p>

虽说巨城无防,可以当今的攻城手段,敌军就是死战不降,攻城大军再大优势,也难以速克。</p>

长安之战,李傕、郭汜那么大的优势,十几万人围攻几千人,围攻八天都打不下来。最终还是四川兵帮他们偷开城门,他们才得以进城。结果进了城,巷战还一直打不动。最终加上围城和巷战,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天才顺利击败了吕布,使吕布被迫引六百余骑兵出逃。</p>

十几万大军攻一座空城尚且如此,孙策这里以三万之众,攻两万之城,想要速克着实不易。</p>

若大军久攻不下,袁术麾下的部将从四方来援,确实是兵凶战危的局面。</p>

孙策还在思考,一道慷慨的声音就从帐外传来:“越是如此,将军愈应奋气厉!袁术穷蹙,垂将面缚,若吕布、屯将等远来助之,此天意欲亡其两者也。”</p>

孙策和鲁肃同时转身望去,说话的正是孙策最倚重的大臣之一,为他规划整个江东战略的谋臣张纮。</p>

张纮走进帐内,厉声说道:“袁术得地虽多,但不过皆是羁从之属。真正听其号令,政令通行者,唯寿春一城而已。今其智尽力穷,克在朝夕。”</p>

“将军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淮南诸县已望风款服,唯寿春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今若旋师,贼势必复振而起,若更相连结,后必难图!”</p>

“敌军纵有援兵,亦在淮河以北。将军宜抽调水师,据淮河之险以拒之,伺间而动,破之必矣!”</p>

现在孙策是极其了解袁绍在官渡之战时的困境了。</p>

每个谋士的建言都规划宏远,可成大业。</p>

就鲁肃跟张纮的这两个建议,谁能断定是非?如此精妙之言,如此鞭辟入里的分析,那是寻常人根本想都想不到的奇谋伟略!</p>

而且他们俩也是没什么私仇怨恨的,相反由于鲁肃宽厚,张纮高雅,两人私交还算不错。而且都是在军中为孙策处理军务的幕府之臣,二人也非常欣赏彼此才识,有种高山流水之感。完全不同于徐盛、张飞,甘宁、凌操之间那种互相轻蔑,骄横跋扈的关系。</p>

他们俩的所有建策规略,也都是公忠体国,是为了孙策能成大业。</p>

但现实却是,二人的谋画完完全全相反!</p>

鲁肃要撤军,欲以人为本,保存实力,充实江东,待袁术自困于淮南,其势残破之后,再摧枯拉朽的一战定鼎淮南乾坤。如此可谓是兵不血刃,先胜后战。</p>

而张纮则要毕其功于一役,态度非常坚决。</p>

张纮厉声说道:“如今功在垂成,请将军下令寿春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若不能破城克贼,请将军斩我项上首级,以谢三军!”</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