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江南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1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2439 字 5个月前

第73章 江南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p>

周澄最近应该是很忙的,由于孙策还没开府建衙,实际上就是她在帮孙策打理府中内外事务。</p>

张昭这个长史管的是正式政务,而府中诸多事宜,比如府中苑囿田庄、宾客部曲、财富度支等关于孙策私人的事务,都是由她在打理。</p>

听闻孙策询问,周澄立即说道:“正是要跟孙郎谈一下百姓侵占府中苑囿的事情。府中下人来报,府中梧桐苑、鹿苑、虎丘等数处苑囿都被百姓侵占去了大量田地。孙郎打算如何处置?”</p>

孙策看了一眼自己种下的橘树,自己这不是已经在处置了?</p>

再不种点树,他这位江东之主的地都要被抢没了!</p>

周澄看到孙策的目光哭笑不得,说道:“孙郎,如今吴县境内占地成风,就连丘陵上都种满了桑枣橘茶,野无旷土。若今年不管,明年百姓、豪强可能就要将我们苑囿给占光了。”</p>

孙策无奈的一摊手:“法令如此,为之奈何啊?”</p>

别看他是江东之主,但面对政令这种浩浩荡荡的大势,他也难以人为改变什么。</p>

现在的问题就是,孙策府中没有大量的客户、部曲,那就只能看着其他人开垦属于他的良田。</p>

这绝对是很大的损失,但另一方面,孙策内心也颇为欣喜,因为这把剑早晚也会砍向豪强。</p>

不立田制,绝对不是不抑制兼并。</p>

事实上,孙策从来不觉得法令禁止豪强兼并,就能真正解决兼并的问题了。要这种方式管用,那中原两千年,历代王朝们还不往死里贯彻?何至于一个接一个的倒于土地兼并。</p>

真正能有效管控豪强们兼并的手段,最重要的永远是利益,永恒的利益!</p>

中原历朝历代管不住土地兼并,甚至不惜撕破脸,直接下场跟兼并者为敌,限制兼并。士大夫们痛心疾首,感慨兼并之弊端,哀民生之多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社会上对土地兼并之害已然成为共识,但却依旧兼并成风,难以遏制。</p>

似乎这个问题,消耗了中原王朝无数的精力,成为无解的痼疾。</p>

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这群人在玩左右互搏呢。自己跟自己掰手腕,数百年如一日的浪费力气。</p>

一边疯狂的限制兼并,一边疯狂的保护兼并者特权。世族、豪强们拥有免税特权,兼并土地完全没有负担,反正也不用纳税,种不种放在那里都是财富。那谁不兼并一点?</p>

所以,税收才是调节财富分配,管控兼并的最有效手段。</p>

他们只能雇佣到耕种99亩良田的客户,那兼并第100亩土地的时候,就不是财富,而是亏损。</p>

这时候,你看他们还要不要这个烫手山芋!</p>

宋代庄园的员外们可是太了解这种苦了,由于客户起移,不受主户限制,每亩收田毕日,商量去处,各取稳便。</p>

所以每年收成结束,员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跟客户们商量来年的佣赁条件,以相对优厚的条件笼络庄户们,以免这些客户们跑到其他庄园那里去,自己庄园的田地没人耕种。</p>

而在孙策治下,计亩征税,孙策绝不用法令规定一户人家土地的上限是多少。</p>

他甚至跟豪强们利益相一致,他第一次明确表达了,你们以前那都是啥苦日子啊!想多种点田地还得偷偷摸摸的,唯恐名下田产过多,被官府查出来,砍了脑袋,每年守着那几百亩地的收成,总共才能有几千石粮食的收成?</p>

现在跟着我,财富膨胀十倍,百倍绝不是问题!</p>

只要你把税交了,伱好我好,大家都好。天下获得了十倍的耕田,野无旷土。豪强获得了百倍财富,远超当初。而官府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税收总额。就连小民,都不像以前一样无立锥之地,饿殍遍野。</p>

因为在这项法令之中,关键就在于,豪强兼并的每一亩良田,他都需要找小民去生产耕种,从而将土地等生产资料,转化成真正的财富。</p>

有一亩地没有耕种,他都不是财富没有增加的问题,而是府库里的财富要承担这亩地的税收损失。</p>

要是年年都有十亩、百亩甚至千亩地的田地没人耕种,豪强们该考虑的就不是怎么兼并了,而是怎么把这些地交易出去。这就注定了,孙策治下很难产生那种坐拥万亩甚至十几万亩良田的大豪强,大士大夫之家。</p>

当然了,如果他们的每一亩地都能够被耕种,孙策更加高兴。这就是盛世之业!</p>

孙策心目中的封建盛世就是天下野无旷土,而每一亩地都被百姓精心照顾,田地被开发到了极致。农业水平高度发达,已经不需要每名百姓都来耕种这些土地,就能保证所有人吃饱肚子。所以有大量的人口得以不用从事农业生产,多余出来去发展工业、商业。为农耕百姓提供更多的衣服、器械、工具、农具甚至机器!</p>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是封建士大夫们都清楚的道理,他们十分清楚工业才是社会财富的最大产出来源。</p>

但有些人就是喜欢小农经济,喜欢天下均贫,每家每户都守着几十亩地自给自足。</p>

就按他们设计的这个制度,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该由谁来当商人。谁来充当工人。</p>

一个县十几座工坊需要一千名工人,一个郡需要一两万的专业工人,世代生产。他们抓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大家都均田授田,每户人家都在田里进行小农经济生产,应该去哪找这一两万工人?难道要重金悬赏?可重金悬赏了,土地又怎么办?不最终还是得允许交易?</p>

于是他们一拍脑袋!那就干脆有些人别去种地了!我给你们划分职业,你们这些人以后世世代代就当匠户,不准从事其他。</p>

比如……蒙元,比如朱元璋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p>

作为一名后世穿越者,胸襟和眼界可不能跟这两位同一水平,还是得有些超越的。</p>

毕竟孙策是真没想过,无人可以去发展工业,要靠强抓匠户,指定一群人世代为匠,来解决这个问题。</p>

他更希望的是,百姓对土地的依附性大幅降低,可以自行决定去留,得以超脱出来,主动从事工商业。</p>

而这一点,当然也是靠税收保证的。也就是免除丁赋。</p>

这一条看似对天下一视同仁,跟豪强没有任何关联,但这才是对豪强真正的致命一击!</p>

这保证了孙策治下的百姓会流动到工坊、商业当中,而不是沦为农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