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选拔猛将,周泰起于行伍(1 / 2)

霸王! 杨氏良家子 1059 字 11个月前

将士们热情高涨,士气如虹,孙策便大笑着说道“善!那我就说一下这吃肉的标准。这几项,你们任何人,满足任何一项,都可以过来吃肉。”

“第一项!”

“任何人读过书,识文字或者懂数算,不论其伤残与否,不论其男女老弱,哪怕垂髫稚子,都可以过来分一块牛肉!”

读书人,在这个时代可真是太缺了。

江东文明远不如中原,更是奇缺无比。

匮乏之程度足以让后世人瞠目结舌!

江东的县长、县令们很多都不识字。比如东吴名将潘璋,出了名的泼皮、无赖、恶霸、混球,也得担任西安县长。

黄盖倒是识字,不过他一介武夫,担任石城县县长时,自己都说“令长不德,徒以武功为官,不以文吏为称。”

可就这种打仗的武夫,也先后担任了九个县得县长、县令。

所以在这个时代,赞赏能臣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治下兴办学校,推广教化。

治理地方尚且如此,军中就更别说了,东吴的丈育将军们,比比皆是。

现在的军中最位高权重的司马蒋钦,那就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货。

后世人都不敢想象,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居然是個文盲莽夫!寻常人,敢把军队托付给这种智力值个位数的莽夫吗?这跟典韦、许褚、樊哙之流有什么区别。

孙策打算在军中教导将士们识字,不求他们都跟吕蒙一样成长为大都督,至少也读得懂兵法,肚子里增加点墨水,所以自然重视读书识字的人才。

听完孙策所言,将士们面面相觑,这个时代唯德唯贤可以服人,但他不唯才是举啊。

男女老弱甚至孩童都可以因为识字而吃上牛肉?

军中士卒、豪杰部曲们都没想过这种事。其他妇人学的也是缫丝、织布,有点条件的是学弹箜篌,极少有人会去学文字。

但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贤士。

军中五千人,出身、来路形形色色,很快就有人从各个队列走出,问道“将军,我在坞堡里读过《四民月令》,识得一些文字,在哪写字?”

《四民月令》是东汉指导豪强、庄园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著,是地主经营的家历。豪强组织生产,显然也需要部曲读这个书。稀稀疏疏出来的人群中,有十几人都表示自己读过这本书。

孙策笑着说道“风宪都督那里准备了沙坑跟芦苇,你们识字的都过去写吧。只要能写出风宪都督提问的字,就算合格了。”

这个时代要在军中推广教化,的确是苦了点。

但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著名的成语,画荻教子。说的就是大文豪欧阳修小时候家贫,他母亲用芦苇在地上写字教他读书。

用这种土方法,一介女流能教出大宋最顶级的文豪、政治家、宰相、太师、楚国公!

孙策觉得自己未必就不能在军中也教出几个国公、列侯来。谁说推广文教一定要有纸墨笔砚?

黄盖小时候家贫,婴丁凶难,辛苦备尝,但仍心怀壮志,常背负薪,以砥砺自己,刻苦求学,学书疏,讲兵事。

也就是他小时候家里穷的,差点要把他溺婴在水里。别说纸了,他连竹简可能都没见过,一样在学校旁边的泥土里学会了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