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青州事定,北击幽州!(1 / 2)

蜀汉 雨落未敢愁 3201 字 2个月前

已是隆冬之日,寒风如刀,切割着每一寸裸露在外的肌肤。</p>

并州大地,更是酷寒难耐,大雪纷飞,将整个世界装扮成一片银装素裹,千里雪飘,宛如仙境,却又暗藏杀机。</p>

在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土地上,并州各郡县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一场关乎存亡的战役。</p>

并州刺史梁习身着厚重的铠甲,站在孟县城头,凝视着远方白茫茫一片。</p>

他的眼神中既有决绝,又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p>

在他的调动之下,各郡县勉强征调了三万人马,前来支援太原。这三万人,虽不多,却是并州目前能拿出的最大力量了。</p>

梁习深知,并非他们不愿意征调更多人马。</p>

并州地广人稀,加之异族众多,治理起来本就困难重重。</p>

在魏国强盛之时,征调异族人马尚不成问题,那些酋帅们慑于魏国的威势,不敢不从。</p>

但如今,魏国国力日衰,那些酋帅们一听闻要去攻打大汉,便一个个推三阻四,不肯出太多兵丁,只愿意奉献些钱粮以表心意。</p>

梁习虽心中有气,却也无可奈何。</p>

强行征调只会激起民变,到时候反而得不偿失。</p>

更让梁习头疼的是,草原之上的秃发部,与大汉勾结,时刻威胁着并州的安全。</p>

他不得不留下些许人手,防备草原上的铁骑南下。</p>

这样一来二去,他所能带领的兵卒,便只有三万了。</p>

虽然人数不多,但梁习依然决心一战。</p>

这场战役关乎并州的存亡,关乎魏国的尊严,更关乎他个人富贵。</p>

好在,幽州方面答应前来支援。</p>

合计之下,两军相加,也有七八万人。</p>

虽然击败汉军或许不够,但自保应该是绰绰有余的。</p>

梁习心中稍安,但眉宇间的愁云却并未完全散去。</p>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改变战局。</p>

然而,就在他们刚入太原郡,尚未站稳脚跟之时,便接到了幽州方面的急报。</p>

公孙渊叛魏!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梁习脸色大变。</p>

公孙渊竟然在这个时候背叛了魏国!</p>

而且,他还联合了秃发部,此刻姜维率领两万精骑,正朝着太原而来!</p>

梁习心中一沉,这两万精骑绝非等闲之辈。</p>

秃发部在草原上声名显赫,其骑兵战斗力之强,连魏国都颇为忌惮。</p>

如今,他们与公孙渊联手,其势必不可挡。</p>

梁习不敢再野战行军,在这样的天气和地形下,野战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p>

他迅速做出决定,分出一万兵丁,分别驻守广武、原平两地。</p>

这两地都是险要之地,易守难攻,可以作为阻击敌军的前沿阵地。</p>

而他所部的两万人,则是驻守在孟县,这里是太原郡的咽喉要地,也是幽州南下的必经之路。</p>

三城相距不远,可以相互支援,形成一个稳固的防线。</p>

梁习站在孟县城头,望着远处白茫茫的雪地,心中暗自祈祷:愿洛阳方面的援军能够尽快到来!</p>

此时,梁习的面容更加坚毅,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疲惫。</p>

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守住这三座城池,等待援军的到来。</p>

士兵们在雪地中忙碌着,他们有的在加固城墙,有的在搬运物资,有的在巡逻放哨。</p>

梁习在城头上来回踱步,不时地向下望去。</p>

他看到士兵们冻得发紫的脸庞和颤抖的双手,心中一阵酸楚。</p>

这些士兵都是并州的子弟兵,他们为了保卫家园,不惜冒着严寒和生命危险来到这里。</p>

他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好他们。</p>

夜幕降临,雪地上的寒风更加刺骨。</p>

梁习站在城头上,凝视着远方。</p>

他是并州的刺史,是这些士兵的将领,他必须带领他们度过这个难关。</p>

而在更北面,代郡与雁门郡的交界。</p>

秋风萧瑟,黄沙漫天,一支铁骑如龙腾跃,自代郡而出,直指远方。</p>

这便是姜维所率的秃发部两万精骑,他们身着杂甲,背负长弓,马蹄声隆隆,震得大地仿佛都在颤抖。</p>

姜维身着银甲,头戴束发冠,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屈的英气,他的眼神锐利如鹰,时刻洞察着四周的一切。</p>

这两万精骑,皆是秃发部的精锐,他们一人三马,甚至四马,轮换骑乘,以确保速度不减。</p>

马蹄飞扬,尘土飞扬,他们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奔袭千里,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逃。</p>

然而,长途奔袭之下,战马因草料不足,逐渐显露出疲惫之色,原本健壮的身躯开始掉膘,但战士们的意志却如同盘石般坚不可摧。</p>

沿途的城池,虽未被一一攻破,但在姜维大军的威慑之下,城关中的魏军不敢有丝毫轻举妄动。</p>

他们紧闭城门,只敢从城墙上偷偷窥视这支如狼似虎的军队。</p>

有的城池,为了免受攻城之苦,甚至主动献上粮草,以求一时之安。</p>

姜维对此只是冷笑,这些魏军不过是畏惧他们的兵力,一旦有机会,定会反扑。</p>

当大军踏入雁门郡的疆界时,一个不好的消息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众人心头。</p>

据探子来报,并州刺史已会同并州各郡县之力,组成了号称十万大军的队伍,正浩浩荡荡地前往太原。</p>

这一消息让姜维眉头紧锁,若此时与这十万大军硬碰硬,胜算并不大。</p>

于是,他决定暂避锋芒,先打下崞县城作为据点,再进行休整。</p>

崞县城并不大,但在姜维的精骑面前,却如同纸糊的一般,轻而易举地被攻破。</p>

进城后,姜维立即命令士兵们休整,同时派遣游骑四出,打探敌情。</p>

这些游骑皆是精挑细选之士,他们身手敏捷,目光锐利,如同猎豹一般,在并州之地上穿梭,寻找着一切有用的情报。</p>

与此同时,并州内,也有间军司的细作在暗中活动。</p>

他们或是伪装成商人,或是扮作乡人,潜伏在各大郡县之中,搜集着一切关于魏军的动向。</p>

这些细作与游骑相互配合,将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到姜维的手中。</p>

十日后,姜维的营帐内,烛光摇曳,他手持地图,眉头紧锁,眼神闪烁。</p>

经过这段时间的打探,他已经对并州的局势有了大致的了解。</p>

那十万大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实则分散,且各郡县之间的防守并不严密。</p>

如今,他们正全力南下太原,并州其余各郡则显得空虚无比。</p>

姜维的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正是拿下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原这靠近草原五郡的最佳时机。</p>

他抬头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五郡的城池在向他招手。</p>

然而,太原的汉军,却让他心中有些纠结。</p>

一旦他们去攻打这五郡,太原的汉军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p>

但权衡利弊之后,他还是决定先苦一苦他们,等大局已定,再行救援。</p>

想到这里,姜维当即派遣信使,带着他的亲笔信,快马加鞭地赶往秃发寿阗与轲比能的营地。</p>

信中,他详细阐述了当前的局势,以及他的作战计划。</p>

他请求秃发寿阗与轲比能率领大军南下并州,与他正奇结合,共同收复这片失地。</p>

信使走后,姜维站在营帐前,心中充满了期待。</p>

这场战役将是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p>

若胜,则并州将回归大汉的怀抱;若败,则他姜维的名字,或许将永远刻在这片土地上,成为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