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此时的追问,让诸葛亮脸上略带着无奈,叹息道:“南海大捷,庞统献计,赵云、韩猛、黄叙、徐盛、陆逊、王雄六将通力协作,不到半月大破吴国南海三营,俘获包括伤兵在内的四万余吴军精锐,活捉吴国横野将军吕蒙,只让鲁肃、朱桓率数千人走脱,多好的形势啊!可生生就因为几个人,错失了最好的良机。《”
“莫非是典满、张虎那些小辈犯了错?”王旭皱眉。
“正是!”诸葛亮点点头,接着说:“按战报所言,南海大捷后,赵云、庞统、黄叙、王雄率青龙军团,出龙川,北进庐陵郡,势如破竹,半月内连克七县,打至新兴,庐陵太守兼南部都尉贺齐不敢迎战,仓促收拢部曲,汇合鲁肃、朱桓的败军,合计两万人退守郡府高昌,等待驻守豫章的吴国主力南下救援。”
“与此同时,徐盛、陆逊率四万交州军,并韩猛所率两万南方军团将士,杀奔建安郡。建安太守吕岱、护山越中郎将留赞二人,集中各自部曲,合计三万人迎战,双方在戴云山相遇,交战三日,胜负难分。”
“此时,陆逊经过多日的仔细观察思考,了解到戴云山附近地势特殊,随之谏言主动撤军五十里,徐盛听从其计。吕岱、留赞二人认为楚军力竭,趁势进击,陆逊亲自断后,使得大军成功退五十里扎营。”
“此后大军避战,固守营寨不出,过了两日。又再度兵退三十里。再过一日。又退二十里。吕岱、留赞以为我军不欲再战,意欲脱身逃走,因而顾不得后勤辎重,只能接连进击,紧紧咬住我军。然则,因戴云山道路崎岖,运输不便,其自身已经与后方粮草囤积地相隔甚远。”
“如此作为。正是陆伯言之计,在最初退兵之时,韩猛便已率领两千精卒绕道远行,因人数少,又借助崎岖山路掩护,此时已经成功袭至其后方屯粮地,当吕岱和留赞闻讯时,因距离太远,道路崎岖,根本来不及救援。这才知道中计。”
“此后,陆逊率兵轮番守在吴国营前。既不进攻,也不后退,若吴国出,就正面对敌,消耗其兵士体力,同时也是时刻监视,避免其脱逃。三日后,吕岱、留赞军中随营携带的粮食耗尽,只得拼死突围。”
“徐盛、陆逊随之率部追杀,大破吴军,徐盛力斩吴国猛将留赞,吕岱率少量部曲仓惶逃亡,数日间追追停停,大军直追至南平县城。南平是个大县,县城的城防也算完备,吕岱有心借此止住败势。可惜其部曲伤亡惨重,已士气全无,根本无法阻挡,仅仅坚守半日又再度被徐盛亲自登城攻破。”
“大军随后又追击了三十里,徐盛才下令停止追击,只因从吴郡调来救援前线的八万精锐,前部已经抵达建平,况且诸军多日追击也已很是疲惫,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大战,只能停驻休整。可没想到,有两部兵马却不听号令!”
一直静静听着的王旭,瞬间心中一颤,他虽然不曾亲眼看到,可诸葛亮描述的这般详尽,他已经可以完全想象到当时的情况。他饱经战阵,如何不知道这时候不听号令会是什么结果,瞬间脸色铁青。
“哪两部兵马?”
诸葛亮深深地看着他回道:“一部乃是典韦之子典满和徐晃次子徐霸。另一部则是张辽长子张虎和高顺次子高嵘。他们四个武艺出众,又熟读兵书,师承皇甫嵩等名士,倒也学到真本事,这两年在徐盛帐下表现优异,因而都拔升为军中校尉或别部司马。”
“本来南海之战和戴云山之战,他们都立下不少战功,可此时却因为立功心切,渴望斩杀东吴重臣吕岱,因而不顾命令,贸然追击,唯有高嵘心中不安,匆忙回报徐盛。”
“徐盛闻言大怒,立刻让陆逊亲自前去将他们追回来,可终究还是迟了,陆逊追上张虎和高嵘时,吴国精锐援军已轻骑急进而来,陆逊率部奋力抵抗,却遭气势正盛的凌统率优势兵力轻松击溃,他只得带着张虎和高嵘先撤回。典满和徐霸陷入重重围困,死战而不得脱,最终退守一处孤山!”
“因二人身份特殊,徐盛不敢弃之不顾,亲率三万人前往救援,可却正好中了太史慈之计,以典满和徐霸为诱饵,杀得徐盛大败而归,典满和徐霸虽然侥幸得救,跟随徐盛杀出重围,可大军却是损兵折将。韩猛率部救援,拼力死战才暂且挡住吴军攻势,最终一起退守南平,被吴军重重围困。”
“幸好徐盛精明,兵败之时便预料到会有此等结果,因而让陆逊率少数亲卫提前逃走,奔赴庐陵郡求援!一日后,青龙军团得到消息,庞统和黄叙只能火速分兵四万,驰援建安。可如此一来,庐陵的大好局势也失去,赵云、王雄率领剩余的三万多青龙军团将士困在新兴,进不得也退不得。”
“战报就是赵云当日传来的,请求主公救援,途中虽然快马加鞭,但也用了近两日的时间!”
随着诸葛亮说完,王旭脸上的怒色已经清晰可见,一掌拍在身前桌案上,气得说不出话来。
隔了好一会儿,他才怒声道:“救?怎么救?襄阳距离建安,路途遥远,就算是跑断了腿,也来不及!”
他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总不可能飞过去吧!
“唉!”诸葛亮叹口气:“主公,不管如何,还是要尽快做决定,不然连青龙军团也将陷入危局。”
“那你觉得该怎么做?”王旭脑袋有些乱,只能指望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