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朝阳升起(1 / 2)

一场天赐良机,让曹操逮到了绝好的机会。()

或许就连曹操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究竟杀了一个怎样的人,可惜他不知道所谓的三国,不知道历史。

当然,如果他知道那些,肯定早就杀掉,根本不会等到现在。

他对曹仁的话,其实也有所保留,因为早在那个夜晚,早在他发现鞠义有通敌之举后不久,就已经隐约想到这条毒计。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鞠义已经通敌,坏了他的大计,肯定难逃罪责。可比较起已经通敌的鞠义,如何除掉刘备,并且尽得其麾下文武食客,特别是关羽和张飞两员猛将,显然更加有利可图。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计谋缓缓成型。

当曹操履行早前的承诺,下令让刘备统镇南阳时,刘备当然很高兴,更不可能想到这是个杀局,毕竟在他想来,如果曹操要杀他,那么何须费这么多周折?

更何况,他自问没有犯下什么错,甚至在这些年里战功赫赫,得到朝中很多人的支持和爱戴,哪怕是天子也对他尊敬有加。因此,以他如今的名望和地位,曹操也是不敢随意杀的,没有理由,也不能服众!

虽说曹操掌控着朝堂,可依靠的是手腕,不是董卓那样的暴君,其麾下那么多文武将士,还有治下百姓,不是每一个都知道他刘备想的什么。大多数人看到的,都是他战功赫赫,仁义无双。身份尊贵。国之栋梁。而他自己当然也小心谨慎,不会给曹操机会。

可刘备哪里料到,会有鞠义的通敌,会有这样的天赐良机给曹操握在手中?

曹操突然给了他正式的授命状和印绶,命他次日就接手南阳,他急着去通知鞠义,一则传达命令,二则准备收服这个将领。为将来做准备,这无可厚非。

至于关羽和张飞,曹操让许褚带他们二人各自去挑选五千精兵,能拒绝吗?

毕竟大军已经在分批北上,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当然是立刻就去。

如此一来,关羽和张飞去挑选精兵,他则赶着时间过来通知鞠义,顺便忙着收编部曲,这有错吗?没错!

此计狠就狠在这里。刘备一无所知,无法拒绝。

至于鞠义。则是被曹仁真假参半的话给彻底忽悠,一肚子火没处发的他,不宰刘备宰谁?

更何况就算鞠义没宰刘备,其也逃不掉,此等大好良机,曹操早就安排了更多的后手,其必死在鞠义营寨附近。

当然,这或许是个偶然,但其实也是个必然,没有了巨大外部威胁感的曹操,既然准备开始清理内部,刘备又失去利用价值,那么杀他就是必然。

可以说,王旭的“死”,再加上没有“死”在他手中,就已经决定了刘备的命运……

次日,曹操率兵北归,只留下夏侯渊、乐进、夏侯惇三员大将,统率战将十余员、马步兵十万镇守南阳各地,同时留下智计百出的戏志才,总镇南阳军政事宜。

夏侯惇本来伤势还未痊愈,但因没有大碍,曹操又始终放心不下楚国,因此还是留下了。

同时,这几天内,整个天下形势也发生巨变!

张辽将整个洛阳的物资搬运一空后,随之撤军,返回函谷关与陆浑关,据险以守,遏制雍州入口。

河内的黄权也在张辽照应下,顺利撤回雍州弘农郡,并在黄河沿岸重要港口布防。

远在并州的高顺等人,因得知楚国危局,不敢再继续待在并州,率领远征的玄武军团将士撤回雍州冯翊郡,并与张辽的白虎军团将士彼此配合,布置黄河沿岸的雍州北部防线。

黄忠所率西方军团则从西凉返回,建文将军吴班率三万人留守武都,其余人马随黄忠奔赴上庸郡,防备东边的南阳曹军。

北方军团的魏延、吴懿、张任同样从西凉退回,魏延、吴懿率主力扼守雍州扶风郡,张任则率少股兵马奔赴武都,协助吴班驻守。

此外,诸葛亮因在出使江东的半途得知楚国危局,心知事不可为,匆忙返回交州。

江东也因楚国的危局,开始逐渐往豫章和南海两郡增兵,调配物资,只要楚国一乱,稍有战机,必会出兵。

此时新野一带战线屯驻着东方军团和朱雀军团,虽然都不是满员状态,折损严重,但随着曹军北归,郭嘉还是急调朱雀军团南赴江夏,与荆南徐晃的南方军团,还有宋谦、贾华、范统等人的水军,也就是海云军团,共同防备江东豫章主力。

一时间,天下各地虽然偃旗息鼓,并无大规模战事,可却仿似暴风雨前的宁静,处处都潜伏着危机。

此时的楚国国都襄阳,虽然还算稳定,可徐淑却是焦头烂额。

因为她发现局势有些失控!

首先,北方和西北的几个军团,除了高顺和黄忠亲自率领的两部兵马发来详细信息,其余军团的具体调动,根本就是报了个大概。

甚至几个军团内部将军之间,对襄阳的政局也产生分歧。

好在这些将军都对王旭很忠心,对楚国很忠心,目前仅止于对政局的分歧,对外还是尽忠职守。

同样,各地刺史、都督和太守的意见,也各不相同,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几乎每天都有奏章呈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