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后,痛苦的二人才缓过劲来。朱棣望着眼角还挂着泪花的朱权,真挚的问道:“十七弟,现在真相已经大白,四哥和你的约定也已经实现,你也可以给大宁的弟兄们一个交代了。只是四哥还有件事儿想问问你,你准备如何处置那叛徒塔宾帖木儿?”
“自然是将其磔死,碎尸万段,留下头颅埋在大宁入城的大道下,让千万人来往践踏,以告慰我大宁都司枉死的弟兄们在天之灵。”朱权提起此人便是怒火万丈,咬牙切齿的说道。
朱棣此时却开口提了个出人意料的要求:“即使如此,四哥我厚着脸皮向十七弟你讨个面子,把此人借给四哥,靖难结束就还给你让你处置,行不行?”
“四哥言重了,即是四哥开口,弟弟还有什么舍不得给的。只是我不明白,四哥要这等腌臜宵小干什么用?”朱权奇怪的问道。
朱棣长叹一声,无奈地说:“而今之际,世人皆认为你四哥是为了争皇位起兵谋逆之人,又有多少人知道我是被朱允炆这等毫不讲孝悌,昏庸无道之人所构陷迫害,才不得不靖难自保?眼下建文做了此等毫无廉耻之事,却把屎盆子扣在你四哥身上,四哥是想用这玉器、书信和这个叛徒留个证据,日后说起来,也至少能证得自己清白,让世人知道,你四哥可不像建文所说的那般不堪。”
“这有何难?”朱权道:“今后若有人敢污蔑四哥,弟弟我替您澄清即可。”
“十七弟,你已经帮了四哥我很多了,哪里还好意思麻烦于你。再说,你我约定已经履行完毕,按照约定,你也该动身回大宁休息休息,过过安生日子了。况且你的家眷都还在大宁,也该回去看看他们了。今后这栉风沐雨的日子,四哥一个人受着也就够了,怎么能再连累了你。”听到朱权这么替自己着想,朱棣也是诚恳的说道。
令朱棣没有想到的是,朱权却毅然决然的宣布了自己的决定:“四哥,这今后的路,我和你一起走。我之前之所以没有在你和建文之间选择一方,是因为我既赞同太祖爷以藩王屏护中枢的理念,反对削藩;又听信建文说辞,以为你对太祖爷没有传位给你这件事不服才要争皇位,所以不想轻易的卷进这场争夺。”
朱权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可这段日子的经历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情,建文为己之私,竟可以置祖训宗法于不顾,置祖宗江山于不顾,置大明百姓于不顾,妄起兵锋、勾结胡虏、引狼入室,致使无数生灵涂炭、百姓遭受战乱之苦。反而是四哥您,先是救我大宁于水火,而后又是以自己亲儿子和北平城为诱饵,吸引外敌于城下,一举荡平外忧内患,护住了我大明的江山、百姓的安宁,比之建文简直是天差地别。况且,若是四哥你没能成了大事,留下我们几个,以建文执意削藩的心思,我们岂能独存?既然在建文手底下没有活路,不如我们携手并肩,拼出一条生路!”
朱棣也被朱权这番发自肺腑、慷慨激昂的话语所感动,他抓住朱权的手激动的说:“得吾弟一助,真如虎添翼也!他日靖难大业既成,必不负吾弟也!事成之后,定和吾弟中分天下!”
朱权笑道:“四哥怎么和我突然生份起来了,我能说出这番话,自然是要拥趸四哥坐上皇位,岂能存了那个心思还和四哥去分什么天下。再说了,你看太祖爷和兴宗治国累的那个样子,我可没有兴趣,这苦差事就交给四哥您了,届时弟弟我只想做个闲散王爷,好好的享几年清福就行了。”
朱棣更加感动,他没有想到,李景隆这次阵中脱逃,竟然让自己的十七弟坚定的站在了自己身旁。想到这里,朱棣不禁暗自向上天祈祷,请老天保佑让朱允炆千万不要换掉李景隆,这可是自己的福星啊!
这时,突然一个内侍走了进来,轻声报告道:“启禀王爷,谭渊将军醒了”。
“哦?谭渊醒了?”朱棣更加兴奋,今儿什么日子?好事儿都凑到一起来了!他抓住朱权的手,高兴的说:“走,我们一起去看看谭渊!”便和朱权一同朝着谭渊的住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