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长兄,我别无他意,只是仰慕玄德公之名,想给自己找一条活路罢了”
李严心中有些戚戚,才几年益州就沦落至此,想当年刘焉领兵入蜀时,先平定黄巾之乱,后平定五斗米之乱,让蜀中迅速安定,摆脱战乱之苦,让蜀中逐渐成为动荡下的一片净土,当然,只限于蜀中。
可当刘焉病死,其子刘璋继位后,原本蒸蒸日上的益州,却急转直下,不但南中之地叛乱频频,连一直被压着打的张鲁,也开始听宣不听调。
本来这些都还可以忍受,日子最多苦一点嘛,以前又不是没经历过,可刘璋他竟然采纳张松、法正的意见,引刘备入蜀,这才是让他们东洲派无法忍受的。
他们知道,这是本土派利用法正,采用的驱虎吞狼之策,想借助刘备之力,来覆灭日益壮大的东州派。
而他们给予刘备的回报,就是整个益州,毕竟对他们来讲,谁是益州的主人不重要,反正到最后都离不开他们的帮助。
面对本土派的阳谋,东洲派也努力过两次,第一次,以李严、刘巴为首的东洲派文官劝谏刘璋,不要迎刘备入蜀。
可结果呢,刘巴被训斥,李严被剥夺兵权,让东洲派失望透顶。
第二次,暗中推动刘璋与刘备会面,再诱使刘备杀刘璋,他们想放弃刘璋,拥立刘璋之子刘循为益州牧,先将刘备驱逐出益州,然后再将益州本土派连根拔起,以绝后患。
可奈何有魏延在,三番五次的阻挠法正,让此策也功亏一篑,加之刘璋又故态复萌,留下刘备同他饮酒作乐。
种种原因之下,让东洲派彻底失望,为保住手中的权利,东洲派便推举李严、刘巴为代表,直接倒戈刘备,这才有今天这场会面。
至于写给魏延的信嘛,那当然是他自己的意思,只要他李家能留存,他不介意以后变成荆州派。
……
待明白缘由后,魏延还是有点疑问,东洲势力这么大,就不怕刘备过河拆桥。
面对魏延的疑问,李严也给出了解释。
东洲派,是刘焉收编南阳、三辅一带的流民,并遴选青壮组成东州兵,用来震慑、压制蜀中本土世家。
说白了,他们和刘备一样,都属于外来人员,对于益州本土派来讲,都是外来的强盗,是来侵占他们利益的。
所以,不管刘备和本土派的关系再亲密,最终的结局都一样,总有一天,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剧烈冲突。
从始至终,他们的敌人只有一个,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刀剑相向呢。
而且,只要刘备能给他们想要的,他们可以帮助刘备,更快取得益州之地。
就这样,两人谈了一宿,到最后,魏延成功把自己搞傻了,我的敌人成了我的朋友,而我的朋友成了我的敌人!。
到现在,对于益州错综复杂的局势,魏延也不敢妄下定论。
他有自知之明,种田攀科技树他在行,行军布阵他也略懂,但在政治博弈上,他就是一个小白,如果盲目听信别人,总有一天被人卖了,还要帮别人数钱。
所以,为了谨慎起见,魏延将昨晚的谈话,最近遇到的怪事,以及自己的判断,原封不动的誊写上去,希望请诸葛亮出出主意。
再将信密封好,交给糜芳让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公安,将此信交给诸葛亮,得到回信后,直接去蒹葭关等他们,不必返回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