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为阿q孔乙己润土祥林嫂鸣不平(2 / 2)

这个屋里 姚焕黎 1025 字 2023-11-20

致孔乙己于死地的是他的一次偷窃行为。他偷盗财主家,被捉了之后吊起来打,腿被打折了。

如果说孔乙己有错,顶多是“窃钩”,可当时的中国窃国者比比皆是,真是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

偷是没有志气的,要革命,彻彻底底的打倒权贵阶级!

《故乡》里的润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形象,父子二人都曾经给鲁迅家里做过佃农。润土的父亲希望孩子长大后平平安安,往他脖子上戴了一个圈儿,希望润土家能香火传递。

润土当然没有受过鲁迅那样程度的文化教育,他倒是迷信思想继承了下来。他给自己做了一个泥菩萨,时常拜祭,被鲁迅看见了偷笑。

长大后,鲁迅出国去了日本,润土一直在老家。渐渐的,曾经的少年已过了中年。

鲁迅回来,润土来见,两人面对面,润土很有礼貌的称呼鲁迅:“老爷。”

鲁迅顿感两人之间有一层看不见的隔膜。

这层隔膜是什么呢就是身份。

鲁迅什么人品,润土并不知道;但中国士绅们什么人品,润土是知道的。

(略)

作者少年时,回想起自己,我看不起爷爷和奶奶崇拜迷信,自己当然崇尚科学是对的。如今回想起来,用“看不起”的态度对待爷爷和奶奶,有失公允的。那时候,我已经在反省自己了。我为自己空想的三大星球,又何尝不是属于自己的“菩萨”呢也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精神思想上的偶像。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都有“宗教徒”的特征,都为自己捏一个偶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祥林嫂是一个地地道道无助的妇女,面对世道她很无奈,其实男人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更可况弱女子

她能去哪儿难道要求她革命她不会比娜拉跑的远,所以这辈子如果不是革命队伍进村,她也就一辈子老老实实的逢人诉苦,没人就干活。人家问她,她不说,怕得罪别人,索性逢人便说好了,看看有没有可能别人告诉她拯救命运的办法

时间一长,她身上已经没什么稀奇,男的女的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悲催的故事在曾经殖民主义施虐期间到处都是,远不止她一个,时间一长,大家都麻木了。

鲁迅的作品其目的我们从《藤野先生》知道,他是为了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他在《藤野先生》一篇中描绘日俄战争电影,影片中有中国人被斩首,结果荧幕前的中国留学生兴高采烈,竟欢呼不已!

鲁迅看见这些人四肢健全、四体健康,就是精神需要治疗。而要治疗中国人的精神,一两味药不济事,需要用笔,用笔写文章来文化传播从而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于是鲁迅一生的事业没有选择去做医生,而是成了大文豪。后人称他的作品如同手术刀,解剖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好认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