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资料更好,可以节省时间成本。</p>
“林总大气!”赵正华竖起大挴指,对林希的大方表示高度赞赏。</p>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赵正华和宋福龙并没有离,他们还要对第二代种植技术进行验证,解决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p>
比如,定向诱导出现偏差,有些植株出现茎杆长出的现象,有的出现根部发育的情况,这些现象都要找到根源并解决问题。</p>
经过一个月的生产,赵正华和宋福龙终于可以宣布,第二代工业化粮食种植技术可以正式投入生产!</p>
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对技术进行微调,并发挥它的极限效果。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不会短,不管是赵正华两人还是林希,对此都有明确的认知。</p>
“把光合作用以及物质运输合二为一,只保留麦穗的生长,说实话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我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p>
赵正华看着正在收获的麦穗,发自肺腑的感叹。</p>
宋福龙则在盘算着第二代技术在种子培育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p>
小麦的根部,是为了从土地中汲取营养物质,供应整个植株的生长,茎部支撑着麦穗的生长也负责运输营养物质,叶子则负责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给小麦的生长提供能量。</p>
第一代的技术虽然把小麦的产量及生长时间都缩短,但是基本的生长过程还是一样的。</p>
第二代技术则完全不一样了,特殊配制的培养基和培养液,完全取代了以上的过程,带来的效果就是效率大大提升。</p>
培养槽里的营养液是肉眼可见的被吸引,综合作用之下,小麦的生长周期被缩短至三天,产量也实现了翻番。</p>
麦穗的长度都超过二十厘米了,产量能不翻番?!</p>
“现在的产量已经稳定在八千斤左右,也就是亩产可以做到四吨,一个月可以收获十茬,每个月的亩产可以达到四十吨了?一年的亩产480吨,努力一下,达到500吨是一点问题也没有!”</p>
宋福龙稍微计算了一下,就惊讶且不可置信的叫出声来。</p>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事确实如宋院士所言,一号厂房的年亩产竟达到480吨!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以这个亩产来算,整个一号厂房的年产出至少有16800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