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回乡投资(1 / 2)

从食堂回到了办公室,秦可丽也跟了进来:“萧镇长,老宋这个人只想着自己,你不用跟他一般见识。”

萧峥道:“镇上跟老宋相同想法的人,也不只是老宋一个人。你知道绝大多数人为什么到体制内来还不是因为体制内稳定要是工资福利都发不出了,那就把他们待在体制内的唯一理由都给抹去了。到时候,不仅老宋一个人会有意见,估计镇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会造反呢。所以说啊,镇财政收入锐减的问题,迟早得解决。”

秦可丽道:“可现在我们的确就处在一个矿山刚刚关停,到新的产业尚未见效的过渡期啊,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财政收入的问题啊太难了!”

萧峥说:“不难的话,又要我这个镇长干什么镇长的第一任务就是搞钱,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谈得上其他。”萧峥对自己职责的定位,相当清楚。

秦可丽瞧着萧峥,心里轻轻地叹息,她很想能帮到萧峥,可在这个事情上,她真的是束手无策。

萧峥道:“说不定等《江中日报》和江中电视台的宣传效果一出来,就会有客商前来投资!”秦可丽道:“真的希望有志于绿色产业投资的客商能够早点来啊。”萧峥瞧着秦可丽道:“可丽,我有信心,总有一天我们这里会有许多绿色产业和生态项目落地,总有一天,咱们生态好了,老百姓也富裕了,总有一天我们的老百姓靠绿水青山来致富。”

萧峥目光灼灼,尽管秦可丽没有萧峥那么有信心,可萧峥坚毅的神情还是影响到了她,让她也觉得或许真的有这么一天。

在海南岛,一家名叫“安海”的五星级酒店行政楼中,总裁的办公室中两堵墙都是巨大落地玻璃窗,直接可以看到蔚蓝的大海。“安海”大酒店在海南岛的所有酒店中,都算是为数不多拥有白沙滩的酒店。

此刻总裁安四方,并没有在欣赏海天一色的绝佳风景,而是正在看一份《江中日报》。在国内的商界,有一个群体说出去名字就是响当当的,那就是“江商”。“江中”位于东部沿海,自然资源并不算丰富,可正是这个省份在全国是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藏富于民”正是这个省份最被人津津乐道的特色,为全国其他地方百姓所羡慕。

而“江商”更是在全国极有影响的商人群体,一方面“江商”是真的有钱,因为老百姓手头有钱,融资方便;二是“江商”讲信用,懂规矩,知报恩,也正因如此许多人听说是“江商”,都愿意跟你做生意。事实上,“江商”之中也有害群之马。但是,商界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因而对那些害群之马基本忽略不计,“江商”的形象在全国还是不错的。

“安海”大酒店的老总安四方就是一名典型的“江商”,白手起家、讲究信用、稳扎稳打,并不盲目追求规模,而是追求细水流长、稳健投资、逐步拓展,同时对故乡抱着一种情怀。也正因为如此,安四方会把五星级酒店的名字取名为“安海。”

安海到底什么意思呢安,是安县。海,是海南。这意思就是,从安县到海南岛的意思。这也是安四方经常向人解释的意义。同时,还有一个安四方未曾对外人道的想法。那就是,等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也希望“安海”大酒店,能够从海南岛,回到安县。

他之所以不对外人说这层意思,因为这可以说是一个战略机密。

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的。商业投资不是开玩笑的,投资正确就能一本万利,投资失败就可能血本无归。安四方是想要回到故乡来投资的,不论是为了赚钱也好、为了回报故乡也好,当然最好是两者兼顾,可他就是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才是时机。

也正因为如此,安四方就算在海南岛,每天也都会看两方面的信息,这是他的必修课,第一是看新闻联播、第二就是看《江中日报》。

正是这份的《江中日报》给了安四方一份期待已久的希望。因为《江中日报》上报道了安县天荒镇正在推进“富丽乡村建设”,将全镇的矿山都停了,从照片上看,山水、田野、村子都是一层不染的样子,漂亮了!在五年前,安四方回去过一次,那次就是去考察投资环境,可是回到镇上,看到那烟尘蔽日的样子,安四方彻底失望了。这样的地方,怎么投资

安四方要投资的地方,必须是山清水秀,能够让人全身心放松的地方。那次以后,安四方就没有再回过安县了。可今天看到《江中日报》中那些山青水绿的照片之后,又燃起了安四方回乡投资的热情。

安四方将自己的女儿安如意叫了来。安四方如今已经年近五十,其独身女安如意也已经二十五岁。安如意二十二岁港澳大学毕业,二十四岁英伦国帝国大学商科研究生毕业,去年正式加入公司。安四方并没有在公司中立马她安排管理职管理职务,而是让她从零开始学。经过一年多的适应、学习和熟悉,安四方发现自己的女儿学的是商科,事实上也真的颇有商业管理天赋。

正因为如此,安四方想要再锻炼一下女儿,积累一些资历和业绩,为下一步走上管理层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