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资产普查(2 / 2)

终极穿越 黄龙石主 1442 字 2022-09-04

看到一筐一筐的竹片,张心非常满意,对送结果来的三老或亭长、里正都大家赞扬,并要他们明日午后再到县衙来听取现场质询。

第二天,张心就将十几个小吏找来,让他们提前开始核对工作。我和他们一道将该乡原有资料全部搬到大堂之上,分别进行核对。大堂上放了三个空筐,一个负责装前与后完全相符的,一个负责装现在与过去数据不相符的,再一个装新失或新增户。

我们把每户捆成一团的竹片展开,再让人在原有的资料里找,两相对应,如果没有误差,就放到第一个筐里。因为已经过了好些年,原来的数据并不很完整,所以只要找到竹片,能进行前后对照的数据并不多,判断起来还是比较快。一个乡只有几百户,所以,半天的时间,我们能基本搞定。接下来的任务要难得多,那些与原有数据不符或者新减、新增户得让乡里三老或者里正、亭长说明情况,再决定是注销还是或者认可数据。

好在我们第一个处理的乡的情况并不复杂,只有几户存在问题,下午经三老中的两个一解释,问题清楚明白,很容易就解决了。张心让人在竹片的后面注上原因,就成了这户正式的户籍档案。归纳起来,出现误差的原因单一,主要是因为战乱造成的户口变化。有一家人,过节回娘家,结果一去不回,户口就没有了,土地只能交给邻里照管,现在一清查,只能暂时算到邻居的头上,等县里补充授田时,他们就交出来。

前面几天的核对都比较顺利,边远各乡都已经提前完成,差的就是县城周边的三个乡,到第十天,他们总算交了上来。

但这三个乡的普查的结果与以前的一比对,有近一半的无法说明其增减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大户,他们的土地从哪里来,找不出任何的依据。受田在这几个乡也特别多,但现在统计的数据却所剩无几,有的里,居然一点也不剩。

对于侵点民田,民不追官不究,如今正在战乱,很多问题说复杂也简单,新贵们仗势强取豪夺也并不鲜见。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那家人绝了户的情况,所以只要没有里正提出公诉,也就没有人理睬。但严重的是受田被侵占,被登记作为个人民田,这样,性质就发生了变化,这可是未来皇上的私产,如果都被人占了,那皇帝吃什么。可能有人不清楚这种情况,在古时候,皇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是最大的地主,每个人,有时包括户籍性质没有变的大臣,都得向皇帝交租纳粮,但是,但凡民田所贡,大多作了王朝政府与军队或者公共设施建设、救灾等方面用度,皇帝真正能占为己有的,大多只是受田的收入。当然,这是规矩上的,在我们国度里,规矩虽然一直都有,但不守规矩,破坏规矩更是常事儿。据说,历史上还有皇帝为了自己个人的收入与大臣争得不可开交的,后来还像小孩子一样赌气,你不理我,我也不睬你,看哪个挨得过哪个。因此,受田的事情,事关重大,非同小可,稍有不慎,那可是政治事件,弄不好会出人命。

民田的事情,只要有人交来诉状,可以慢慢调查,户籍也可以调出来更改,但受田的记录一旦定了,那就产生了法律效力,说不定到时一查起来,就得摊上个渎职,那可是欺君大罪啊,大好前程没了倒是小事,要是丢了卿卿性命,那可值不得。

当然,我们也没什么好犹豫的,不管怎么说,先把简单的处理了,留下难解决的,慢慢商量着办,现在百分之八十的户籍是清楚明白的,只要前线有要求来,立即就可以着手按户收取粮食或者抽调人丁。

当我们刚让小吏与三老们离开,陈可茜就到大堂门前来观望了,我们知道,那肯定是吕雉又派她来招我们进去汇报工作。我也不知道陈可茜所穿的是不是被我们时代的人称作汉服的服装,反正我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种能衬托得女人更加清新飘逸,更加温柔可亲,更加女人味的服装,只要身体不发胖,不是那么丑得惨不忍暏,穿起来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