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给村支书们开会,本来是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的。事前,他还专门列了讲话的提纲,一二三写得清清楚楚。要点是什么,开头怎么说,中间怎么讲,最后怎么强调,头天晚上,他反复默念了好几遍,直到他认为成竹在胸、万无一失后,才放心地睡了。
不成想,第二天到开会的时候,他却紧张得厉害。双腿止不住地哆嗦,手也微微有点颤抖。他强作镇静,千方百计不让与会人员看出他的紧张和慌乱。
原来在学校的时候,他还曾以丘吉尔为榜样专门练过口才,但现在为什么还是这么紧张呢?事后,王国鼎总结到,主要原因在于他的身份由“民”转为了“官”,他又太看重这个“官”,想追求一个完美的“亮相”。结果事与愿违。
不过,随着开会次数的增多,王国鼎就渐渐变得从容多了,甚至是游刃有余,有些爱上讲话,爱上主席台了。
虽然公社的主席台非常简陋,他讲话的次数也不是很多,但他的自我感觉还是和原来站在台下的时候很不一样。
人一旦坐到了主席台上,不知不觉间,你的腰杆就举挺的很直,说话的语气也会显得比平时更为坚定。
王国鼎就想,主席台,可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就像是一个无形的磁场。人一进入到这个场,身上很多东西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
年轻的王国鼎自然也很喜欢主席台这样一个无形的磁场。
王国鼎对妻子钟可人说,党委副书记的官职虽然不大,但能零距离地接触中国社会和中国百姓,能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自己也一定会加倍努力,对待起组织,对待起父老乡亲,对等起家人的期望。也一定会在现实的大地上留下坚实的足迹。
钟可人两眼放着光芒说,国鼎啊,好好干,我永远支持你!
听说让新来的一个学生娃子当副书记,还主抓信访稳定与社会治安,一些人就很不服气。
作为王国鼎来说,他虽然没有从政的具体经验,但他本身的综合素质很高,加上他已经30岁了,因此在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方面,也显得比较成熟了。
更为关键的是,王国鼎来自农村,他有一颗火热、公正的心灵,能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按他的话讲,当年中国革命的时候,主要靠的是民主与科学,即所谓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现在他从事基层农村工作,还是要依靠这两条。所谓民主,就是凡事都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所谓科学,就是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
不过,王国鼎毕竟没有当过官,经验上总是有些欠缺。因此刚一上任,他就打听到乡里有个老民政何天明,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他就常主动向老何请教。为这事,老何可没少喝王国鼎副书记掂过来的三块五一瓶的高粱酒。
老何是在乡里工作几年后考上的大学,因此他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很高超。
说是老何,其实年龄也和王国鼎差不多。
何天明通过和王国鼎的一段接触,便对人断言这个副书记一定会大有作为,前途不可限量。
乡办公室主任小祖问原因,老何说,王副书记年轻吧,年轻是革命的本钱。王副书记是高学历吧,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整个西山县的干部独此一家。
小祖说,就是,就是,王副书记的这些条件无人可比。
老何说,这些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王副书记这个人有思想,守本分,有本领。小祖啊,你以后多向人家王副书记学学。你看看,人家多谦虚。多好学。
小祖说,就是,就是。在咱们乡,就王副书记你们俩爱学习,肯钻研了。
老何说,不学不行啊,我才上了两年的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