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月过去,谢廖夫已经完成了对两个基地的生产环节改造,现在每个车间都是独立的只接受计算机指令在规定时间完成加工,各部门之间独立性再度加强。
现在谢廖夫除了统管整个基地的运转,也直接参与了好几个项目。
首先,就是肖冈田负责的“星宿”深空探测计划。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研究,肖冈田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设想。
“科罗……谢总师,我认为对于深空探测,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成本控制,控制好成本,也能提高效率。
我打算设计一种通用卫星平台,输出功率在15到30k左右,能够运行至少20年。”
肖冈田打开自己的电脑,将“星宿”通用卫星平台展示给谢廖夫。
谢廖夫一看,差不多就是一个6到10吨重的超大型卫星,因为主要用于深空探测所以最强大的部分是信号发射器,载荷是各种针对目标星球的探测功能部件。
除此之外它还有个亮点就是可以选配核反应堆以及新远目前拥有的50n级超大推力霍尔推进器,可以长年维持机动性,这是过去的深空探测器所没有的功能。
虽然重量和“高山”系列差不多,但“星宿”要更加精密复杂,所以有个问题:它不太能用火箭发射。
火箭的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5g左右,最好使用h2系列航天飞机。
相比于火箭,h2因为质量庞大,如果是由新远二号甲发射,火箭发射时不但推重比小,而且后续需要一直偏转发动机喷口调整重心带来的偏航,加速过程比较长所以过载更小,只有3g左右。
至于新远三号发射是把h2当三级往月球打的,平常用不上。
但问题就来了,即使是打到其他行星的轨道,所需要的火箭leo运力最多20吨就够了,一次发射成本在1亿以内。
而h2发射一次需要动用新远二号甲,发射费用就是5个亿,太贵了,七个行星发射七次,发射费用就快40亿了,远超预算。
但如果加强探测器的抗载荷能力又会带来不少死重,一些超精密探测仪器可能也会有问题装不上,所以谢廖夫需要先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他以前也曾主持过向金星、火星发着陆器和飞掠探测器,但时代变了,那个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些功能强大的精密仪器。
控制预算么……向来是联盟人的拿手好戏。
谢廖夫仔细看了看肖冈田过去一段时间整理的技术资料和设计手册,先是点头给予肯定:
“冈田,你的设计工作很不错,这么多功能只用最少6吨的质量确实很好了,非常好,不需要再去额外增重。
至于载具,为什么局限于我们现有的这些呢?”
肖冈田:“您是说……”
谢廖夫:“你知道吗,冷战结束后很多联盟的高级武器解密,世人是这样评价我们的:联盟科学家总是能把一堆垃圾整合成优秀的机器。
而现在基地有那么多技术,你们却没有把它利用起来,我看到的是,我们只需要3500万不到就能把20吨的航天飞机送入轨道,如果是无人航天飞机,那么挤一挤塞下10吨载荷是能做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