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雍王,一边是嗣吴王,张巡看着这封信,不由露出了为难之色。</p>
~~</p>
“吁!”</p>
<div class="contentadv"> 南霁云在一座高大的城池前勒住了缰绳。</p>
他连呼吸都冒着白气,抬头看去,透过漫天的雪花,能看到城门上的“宁陵”二字。</p>
而去年他前来请贺兰进明出兵救薛白不成,愤而射在城墙上的那支箭已经不在了。</p>
他对贺兰进明的怨气也可以就此消弭,毕竟眼下国家多难,齐心平乱,使百姓安居乐业才是要紧的……前提是,贺兰进明愿意配合。</p>
递了牌符执着公文,领着二十人进了城。南霁云却没有见到贺兰进明,只被安排着在驿馆住下。</p>
“这是紧急军情。”</p>
南霁云晃了晃手中的文书,道:“我要立即见贺兰太守,否则耽误了平叛大事,你们担待得起吗?”</p>
“太守得了朝廷旨意,正忙筹措粮草送往汴州,还请将军稍待两日。”</p>
得了这回答,南霁云才无话可说,按捺着性子在驿馆等着。</p>
另一边,府署中依旧轻歌曼舞。</p>
贺兰进明一如往年般的风雅,端坐在主位上,只是眉宇间多了些思虑之色。</p>
他正在与几个幕僚们宴饮,谈着朝中的局势变化。</p>
“前几日,我得了太上皇的恩旨,内容你们也都知晓了,无非是让我等忠于长安天子。其中,对于薛逆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p>
有幕僚应道:“当是薛逆挟持太上皇,发的矫诏。”</p>
又有人沉吟道:“也许是太上皇与圣人以大局为重,认下了废太子瑛之子。今太子已立,储位已定,不过是多一个亲王封爵罢了,于国事无碍。”</p>
“不。”贺兰进明皱起了眉,道:“我在河北之时,圣人曾发秘旨于我。薛逆假冒皇孙、勾结安禄山,掀起天下大乱。今此逆贼不除,反高居庙堂之上,岂是社稷之幸事?”</p>
他又想到了兄弟的事,以及与薛白的仇怨。如今薛白掌了权,暂时没动他,那是因为史思明的叛乱未平,薛白选择了先安抚他。可等到薛白抽出手来,又怎可能放过他?</p>
“明公,可眼下太上皇、圣人皆不言薛逆之罪,只凭我们,恐怕是难济大事啊。”</p>
“太上皇与圣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如今局势动荡,并非问罪薛白的时机。”贺兰进明道,“可早晚会有诏书命我等入京勤王,铲除这逆贼。”</p>
说到这里他终于吐露出了他的想法,道:“故而,万不能奉此矫诏,被薛逆消耗了我等钱粮、兵士。如今该积蓄实力,待往后奉诏翦除逆贼。”</p>
若没有前面的一番铺垫,贺兰进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他想要阳奉阴违,积蓄自身实力,待以后起兵清君侧。</p>
可他此前在河北之时,确有李隆基的秘旨,此时拿出来证明了太上皇曾经定过薛白的大罪,便显得他十分的忠诚,苦心孤诣。</p>
很快,众人都领悟了贺兰进明的想法,唯有淮南将领王仲昇有些疑虑,问道:“明公,可如今史思明发兵南下,若不助张巡守城,万一汴州让叛军攻破了。”</p>
贺兰进明道,“史思明早不南下,晚不南下,偏偏在此时节南下,必是与薛逆勾结。太上皇早有察觉,你还不明白吗?”</p>
“末将明白了!”</p>
王仲昇遂拱手应喏,不敢再多说。</p>
站在王仲昇背后的还有一员将领,名叫刘展,也跟着王仲昇低下了头,可他看着这一幕,眼神中却浮起一丝讥笑,似看穿了这些人的小心思。</p>
众人又议论了几句,有幕僚提醒贺兰进明,为避免被朝廷责怪,或者说是避免被薛逆除掉,当联络河南节度使、嗣吴王李祗,达成共识。</p>
贺兰进明早与李祗有频繁的书信往来,当即又修书一封,言辞切切,说了自己的苦衷与忧虑,请李祗与自己一起防备薛逆。</p>
……</p>
南霁云在宁陵城中等了两日,特意到运河码头上看过,发现宁陵守军根本就没有把仓库中的粮草装船。</p>
他便意识到自己被贺兰进明骗了。</p>
盛怒之下,南霁云便有心再去质问贺兰进明,才握住刀柄,他就看到了自己断掉的那根手指。</p>
上次他在贺兰进明的宴上别无它法,只好断指才能离开。这次又能怎么办呢?他是个船夫出身,其实想不出太多想法。</p>
于是,他竟还是去求见了贺兰进明。</p>
与上次一样,府署中还在设宴,还是那样的笙歌曼舞。虽然是雪天,依旧有舞姬在歌舞,肤肌在轻纱下若隐若现。</p>
“南将军又来了,且再稍待几日。”贺兰进明道“朝廷的行文我已收到,正在捉紧安排,不日粮草辎重与援兵就将抵达汴州。”</p>
“贺兰太守当末将是三岁小孩。”南霁云皱眉道,“运河上一艘粮船也无,这便是你所言的不日送抵吗?!”</p>
“放肆,本官行事自有分寸,军务岂是你能窥探的?!”</p>
南霁云举起公文,质问道:“叛军渡河在即,贺兰太守抗旨不遵,是勾结史思明,要造反吗?!”</p>
他用一根手指点着公文上的字,一字一句地念道:“敢贻误军机者,以谋逆罪论处。”</p>
贺兰进明目光落在他拿公文的那只手上,看到了他缺的那个中指,后悔上一次被他震住,放走了他,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次。</p>
“来人,南霁云窥探机要,拿下!”</p>
“谁敢动我?!”</p>
若说这次来与上一次有何不同?南霁云认为是名义不同了,他是奉朝廷文书而来,背后站的是汴州刺史,是雍王,是大义。</p>
上次贺兰进明拒绝他的求援,是便宜行事,这次则是违命,是抗旨。</p>
南霁云凛然不惧,转头看向那些要上前的士卒,朗声道:“你们从北海郡一路南下,就不顾念自己的父母妻儿吗?为何不想早日平定叛乱,荣归故里?!”</p>
“这是朝廷的公文,扫平贼寇就在此一举,贺兰进明敢抗旨不遵,必问罪罢官,你们要跟着他一起受辱,还是随汴州张刺史一起取富贵?!”</p>
抬出张巡的名头,诸士卒不由停下了脚步。</p>
如今河淮一带,谁不知张巡抵挡住了叛军南下,又把安庆绪从洛阳逐出去?张巡从县令一跃为刺史,显然马上还要升迁,跟随张巡的士卒们也是人人都有赏赐,比他们跟着贺兰进明要好的多。</p>
其中,还有一些北海郡兵曾随着薛白在平原与叛军鏖战过,知薛太守已成了雍王,早就后悔不已了。</p>
于是,众人面面相觑,不再去捉拿南霁云。</p>
南霁云大步便向贺兰进明走去,面色冷峻威势慑人。</p>
此时此刻,他想起了他曾立下的誓言——</p>
“今日留箭明志,待我破贼归来,必杀贺兰进明!”</p>
感受到那股杀气,贺兰进明惊呆了,连忙喝令身边的亲卫去拦。</p>
“拦住他!”</p>
“噗。”</p>
南霁云扑上去,抢过一把佩刀便斩杀了一人。血溅当场的同时,宴上的众人吓得纷纷尖叫,四下逃窜。</p>
贺兰进明也不敢逗留,转身就跑。一边跑,一边不停下令。</p>
“你们愣着做什么?拿下这凶徒!”</p>
奔到院中,正好遇到王仲昇、刘展等人披甲而来,贺兰进明大喜,连连呼救。</p>
南霁云提刀追在后面,怒叱道:“贺兰进明抗旨不遵,贻误军机,谁敢拦我拿人?!”</p>
贺兰进明遂又从袖子中掏出他那份旧旨,喊道:“我没有抗旨不遵,我这才是……”</p>
说话间忽然有人撞了他一下。</p>
是刘展,他奔向贺兰进明,许是太着急了,竟是一下撞倒贺兰进明。</p>
“噗。”</p>
贺兰进明手中的旧旨还没展开,人已经向后跌倒。</p>
南霁云顺势把手里的刀一送,捅进贺兰进明的后心,白刃进、红刃出。</p>
杀了这所谓的河北招讨使,他根本没什么好怕的,他早就得了交代。</p>
“贻误军情者,斩!”</p>
南霁云一脚踢倒贺兰进明的尸体,丢开手中带血的刀,再次扬起公文,喝道:“谁还敢不遵朝廷号令?!”</p>
~~</p>
驿马加急,将一封公文送到了长安,递到了中书门下省。</p>
“贺兰进明死了?”</p>
颜真卿看过,将文书递给了对面的薛白,道:“你安排的?”</p>
若是别人发问,薛白肯定会否认此事,说这事是桩意外,朝廷都没能提前安排新的官员接替贺兰进明。</p>
可事实上,他确实早就知道南霁云与贺兰进明有仇怨,打算让张巡暂时统筹汴、宋之地,兵马钱粮不受掣肘,以应对史思明的进攻。</p>
斟酌着如何回答,薛白缓缓应道:“我可以容得下贺兰进明,但不容许有任何人敢耽误平叛。洛阳不能再丢了,这次,我们要把叛乱的影响压到最小,那就得有强权。不听调遣的刺头得除掉,且是以最快的速度除掉。”</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