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 西班牙人到达马尼拉的时候,发现这座布满丛林的岛屿上居然拥有大量的金矿及铜矿。
尽管他们在岛上开发了好几十年,不过依然有大量的金矿没有被他们发掘出来。
李献忠凭借着前世的记忆,以及从辽东调来的最有经验的矿探,终于在马尼拉东北38里发现了一处大型的金矿。
当马尼拉附近盛产黄金的消息传回华夏时,整个华夏沸腾了。
那些没赶上第一波投资的商人,立刻携带着银子抵达马尼拉,很快就掀起了一股“马尼拉淘金热”。
他们的到来也加速了马尼拉城的繁荣。
一船一船的水泥不断地从华夏运抵马尼拉。
马尼拉的港口实在是无法满足船只停泊的需求,很快又在老港的附近修建了新的栈桥,开始规划新港。
另一个结果则是吕宋岛上的土著不够用了。
于是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赏金猎人。
这些人受到那些投资客的雇佣,去吕宋岛深处的丛林以及其他岛屿抓捕土著作为矿工。
当然土著的技术不行,只能从事简单的矿石采挖搬运工作,于是大批来自华夏国内的矿工也来到了马尼拉。
尤其是那些月俸相对便宜的朝鲜矿工成为了香饽饽。
华夏的法律规定,矿山的所有权属于朝廷,矿主只拥有矿场的使用权,税率往往高达3成以上。
大型矿场必须是官营的,中型的矿场也必须是官私合营,且官方占股不低于50%;只有一些小型的矿场允许完全私营,但是朝廷也会派矿监不断监察矿区的规模,产量以及矿工的待遇。
在马尼拉为了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大型的矿场允许民间资本占股3成,中型的矿场甚至可以占股6成。
如果是私人矿主发现的新矿,可以在前3年享受减免3成矿税的优惠。
加上劳动力成本很低,马尼拉吸引了大量商人。
朝廷的投入无需户部拨银,发现新矿后,辽东银行会为朝廷放贷投款。
毕竟有矿场作为抵押,辽东银行不怕放出去的银子收不回来。
民间资本投入马尼拉也向辽东银行大量借款。
一个结果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存款,辽东银行首次提高了存款年利率。
将一年期的存款年利率提升到了6%,三年期为7%,五年期为8%,十年期为10%。
单单是收缴西班牙人的财产就已经还掉了本次出征马尼拉的200万两贷款,马尼拉总督府通过售卖出租马尼拉周边的房产,土地更是获得了大量银子作为开发马尼拉的资金。
根据郑芝龙估计,马尼拉一年的矿税以及商税很可能突破500万两。
这还不算朝廷在矿场中按占股分得的金子。
郑芝龙相信华夏只需要半年的投入就可以远远超过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几十年的成果。
不久后郑芝龙又派人占领了西班牙人的关岛,彻底将他们驱逐出了远东。
跟随李献忠南征的2万禁军主力经过了几个月后,也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热带雨林生活。
毕竟相较于六七年前,华夏对于青蒿的运用更加成熟了。
原本李献忠还准备派人去南美,没想到西班牙人已经从南美将金鸡纳树移植到了马尼拉。
他们很轻易的就得到了金鸡纳霜,这样一来有了双重保险。
极少数青蒿无法治愈的疟疾,便可以用金鸡纳霜来进行治疗。
这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李献忠自然要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虽然马尼拉有黄金,单单一个马尼拉还不值得他率领2万禁军主力南下。
李献忠下一个的目标是安南。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就派遣军队一路南下,先后将广西、广东掌控,纳入到中原版图中。
在平定了岭南的大业后,将整个岭南划入了秦朝的版图,其中的岭南就包括两广的西部以及安南的中北部。
分别在此地设置了三个郡为南海郡、桂林郡以及象郡。
但自从秦朝二世亡后,当时在南海郡的赵佗眼看中原开始大乱,就趁机起兵隔绝了五岭通往中原的道路。
并且攻占了象郡和桂林郡,自称南越武王,实行郡县制,在那里建立了南越国。
但是此时的安南虽然建立了南越南国,但还是属于南越的藩属国。
到了汉武帝时期,南越国被灭,安南再一次被纳入了汉朝的统治。
汉武帝将南越旧地设为交州,并且设置了九个郡县制进行统一管理,直到隋唐时期,南越一直在中国的统治管理下。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开始发生动荡,他们才趁机谋求自立脱离。
南汉与交趾爆发了“白藤江之战”,此战南汉战败。
吴权打败了南汉后,在公元939年,利用五代十国大乱之势脱离中原王朝的管辖便自立为王。
到了公元968年,交趾的军阀顶部首领除掉了南越王并且自称为帝,史称丁朝。
无论是从南越国算起还是从汉武帝设立交州算起,安南作为中原的领土都已经超过了一千年。
客观地说,安南的确不是在北宋手上独立出去的。
但是北宋在公元971年消灭南汉后,居然没有趁势收复交趾。
才是导致安南最终独立出去的罪魁祸首。
当时的“丁朝”立国只有几年,国内人心不稳。
而且交趾当时独立出去的时间很短,根本就没有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北宋作为中原王朝要收复那里轻而易举。
但是北宋却没有对趁势收复交趾,而是默认了它的独立。
南汉作为一个地方政权虽然对于交趾当时的独立负有直接责任,但是北宋这个中原王朝的默认才是根本原因。
更加可气的是北宋熙宁8年(1075),交趾居然拥兵八万攻入广西,甚至一度攻陷了南宁,大肆屠杀了广西近二十万军民。
我大宋打不过大辽,也奈何不了西夏,面对小小交趾的入侵,居然也是无力惩戒。攻入了交趾后便无力突破,在第二次白藤江之战中战败,最终只得草草议和。
明初安南又开始在边境搞小动作。
永乐大帝朱棣自然是不会再惯着小小的安南。
利用安南刚刚篡位的时机,强行护送前朝的陈氏回国继位。
黎氏派兵突袭护送陈氏回国的明军,并且将陈氏凌迟。
朱棣大怒,派总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将军”,配印信。
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号八十万,实际不到三十万。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仅仅五个月的时间便歼灭了十多万敌军征服了安南。
原本明军是打着助陈氏复国的旗号,占领安南的,不过由于找不到陈氏的后代,明朝进行了直接统治。
明朝在安南重新设立行政区划,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设太原、宣化、嘉兴、归化、广威五州,直隶布政司,分辖二十九县;又于要地设十一卫、三所、一市舶司,并将鸡陵关改名为镇夷关,“大体上仍保持旧的组织而只稍加损益”。
如此,明朝将安南纳入版图,成为明朝直接统治的郡县地区。同时,明朝将安南纳入明朝的驿站系统,“开永安、万宁水路,设置递运水驿,直至钦州。又设马驿,直至横州”。
但毕竟安南已经独立400多年了,形成了一个主体民族(京族)。
大明的十多万驻军每年消耗白银300多万两,而收入最高的时候只有7万两。
可以说连底裤都赔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