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大会结束(1 / 2)

<b></b> 林云知道,第一轮牛市会在九三年年底戛然而止,那时盛海交易所大盘指数会突破一千七百点,然后随着海发能源等诸多股票出现问题一泻千里,重新跌回一千点左右,从而进入第一轮熊市,相关部门也借着这次熊市发现了问题,然后成立证监局,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这轮熊市直到九九年才恢复过来,然后进入新一轮的牛市,最高点是二零零七年,当年最高达到了六千一百点,而在零六年到零七年一年里就涨了三千点,简直就像坐上火箭一样。

当然,下世纪的那轮牛市距离现在还远,就说这一轮牛市,还有一年时间可涨,不过速度也不快,现在是一千三百点,到明年这个时候涨到一千六百点,到时候熊市到来,不到一年时间大盘指数近乎腰斩,股民们损失惨重,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林云的这个问题其实也算是告诫大家要小心了,可这有用吗?完全没用,只有当直面股市的残酷才能认识到其中的风险,要不然没有人会相信。

即使见识到了也没什么大用,就如前世的林云,身边的很多专家在每次牛市时都会进入一种虚拟幻觉状态,明知道有风险,可幻觉还是让他们相信风险还早,要趁早赚钱,结果最后,要不忍痛割肉,要不被牢牢套死,能赚到钱的少之又少。

所以,现在林云说这番话基本没用,没有人会听。

上午会议结束,下午又是游玩,主办方准备了十几辆大客车,拉着众人直接去了长城,正所谓不到长城非好汉,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外国企业家只能表示这完全不是碳基生物能干出来的工程,是外星人才有可能。

接下来的两天会议内容就很轻松了,各级领导与企业家们进行了座谈会,即是交流,也是请教,这个层面就是探讨国家层面的各种政策问题,特别是米国的一些经济学,他们做为西方经济政策制定的参与者,华国还是非常重视他们的意见,毕竟改革开放就是对照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的调整对要适合对方,这方面一定要听取对方的建议。

林云并没太过参与这些讨论,随便听听而已,在他看来,国家经济如何改革已经注定,自己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企业家大会一共举行四天时间,当大会结束,林云也松了口气,这次大会商讨的问题对自己没有太多的帮助,不过让他认识了不少企业家,刘传志和史玉珠这些人就不提了,林云更感兴趣的还是健力保公司的李经天和李柠,这些人才是民族企业的支柱,是值得尊重的人。

林云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了几位首都重量级的领导,倒不是他主动高攀人家,林云做企业的宗旨是尽量减少和政府的关系,一切拿经济效益说话,经济效益好,政府自然会大力扶持。

不过有的时候还是得主动联系,比如他想在首都开设分公司的事情,就必须得和首都政府打交到。

其实这次企业家大会除了有演讲和讨论等环节,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首都政府要通过这种方式招商引资,与外商洽谈合作,比如百事公司就与首都政府谈成了一笔价值三千万米元的投资,对方要在首都建立一家工厂,引进两套生产线,建成后可以实现年产一亿罐百事可乐。

还有肯德基公司,也是准备投资五百万米元在首都开设几十家店铺,肯德基来了,麦当劳也得跟进,反正只要肯德基在的地方就有,麦当劳的身影。

首都对外资的引入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对国内私营企业的重视就很不够。一来国内私营企业体量太小,没有足够的资金多地投资,二来当下国内的小商品行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即便市场很好,也多是依靠经销商来销售,金龙公司算是第一家。

在大会上,林云认识了首都的一位副市长,对方主抓经济,林云有投资意愿,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其实建工厂的最大问题是土地和员工,土地方面不是想买就能买,首都建设是有整体规划,哪里可以建工厂,哪里可以盖楼都要经过政府的同意,要统一规划,现在林云搭上了这位副市长,土地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对方承诺可以在首都工业区为金龙公司批一块土地,至于说多大,可以具体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