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男抱着一只纸箱,朝着里面喊道:“小张,帮我搭把手。”
小张同学站了起来,把办公室门打开:“赵老师,这里面啥呀?”
赵老师笑着道:“楼下传达室帮我们分拣出来的听众信,说是寄给我们华夏之声《小说纵横》栏目的。”
小张感慨着道:“诶呦,这一箱子得多少封信呐?看来咱们这次广播的《潜伏》很受欢迎嘛!”
说着,赵老师向着工位上的同事道:“诶,我们栏目最近几天是收到了大量读者信,大家经过楼下的时候,都注意拿一拿。”
大家心情不错,自己推出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听众的欢迎,就是最大的回馈。
这会儿上来拆着信一看,嚯,不少都是要求延长《潜伏》播讲时长的!
针对于这种借助电台广播而红极一时的《潜伏》收听盛况,三月二十五号,作为文艺界喉舌报纸的《文艺报》刊载出了一篇评论员文章。
在偌大的一个版面上,直接占据了大半的篇幅,撇开文字之外,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张大图,图片下的小字标注于这是拍摄于冀省一个山区农村里的景象:晚八点之后,一个村里的人聚集在打鼓场上,脸上兴趣盎然听着村里竖起来的大喇叭广播,而广播里正播讲着《潜伏》。
在洋洋洒洒的文章里,有几段文字是这么描述道:
“在我国的地区结构里,最广大的地区还是农村,在我国的人口结构里,最广大的群众还是农民。我们的文学创作所服务的地区和对象,不应该也最不能忽略的,应该是有农村地区。我们的文艺创作者所创作出的作品,如果不能得到农村地区农村人民的欢迎,那么一定不能说它是最广大人民所喜欢的艺术作品。”
“然而,长篇小说《潜伏》,以其跌宕起伏的魅力,在缺乏精神娱乐活动的农村地区,引发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大量的村落里有成群结队的农民兄弟围坐在一起,依靠通讯的大喇叭,热情洋溢的倾听着这部最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人民作品”
最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人民作品!
由代表着文艺界喉舌的报纸给出这么一个评价,就是上面宣传口对于这部小说的定义。
凭借着文艺报作为业内权威报的全国覆盖力,这样的一个价值判断一经登出,就出现在众多人的面前。
比如,战友文工团里。
食堂里排着队准备打早饭的陈小旭,被后面边跟着排队边看着报的室友连忙叫住:“小旭小旭快看呐,你家的那位又上报嘞,这次报纸份量可大了!”
陈小旭一转头,就看到室友把报纸推到自己面前,文艺报三个大字伴随着上面大篇幅的报道是映入眼帘。
报道着的正是许某人的作品,陈小旭眉眼里顿时愉悦起来,耳朵又听着旁边室友的嚷嚷,赶紧着让室友小点声。然后收集好报纸,回到宿舍里,连同着最近沪市电话过来的几件事儿,给梳理着写了一封信,准备今儿个给送到八一厂去。
最近沪市那边,知道许旭是在拍戏联系不方便,所以许旭离开之前交代的三件事儿进展,都是告知到了她这里
沪市一个卖饮料的报刊亭前。
老许同志坐在摩托车背上,抹了一把脸上的臭汗。
开口要了一瓶水,汩汩喝着,就发现旁边搁着的文艺报上,明晃晃的出现潜伏的字样。
于是又买了一份报纸,一看报纸上对于自家小子的作品评价,老许同志老怀甚慰。
这种荣誉感,是他成天跑东跑西为家里大量赚入钞票带来的快乐所比拟不了的
锡城,三国城剧组内。
依旧是每天大张旗鼓的拍摄着。
中午放饭时刻,休憩之余,之前在剧组里与许旭关系不错的几位,翻看着报纸诶呦感慨着,有的人离开剧组了,但始终流传着他的传说。
上一次在剧组谈论小许,还是听闻《潜伏》上市后热卖的新闻。
张飞兄李劲飞啧啧道:“可不得了,咱们这位赵云同志如今是风生水起呀。”
旁边的关羽陆书铭瓮声道:“经过大广播这么一播讲,这《潜伏》影响确实是广。”
大家都为去年还在剧组里的小许策划,一出剧组便遇风雨而化成龙的际遇感慨万千着。
相熟的几个都知道许旭是跑去演电影了,还是自己所写的小说,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