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妙哉奇也(33)(2 / 2)

落难情缘 洪门十一少 1943 字 8个月前

金童出世后的父亲姓白,这个村庄也叫白家庄。他有两个哥哥分别叫白老大、白老二,他叫白老三。白家庄虽然偏僻却不算最穷,当地老百姓都习惯地认为,生活最艰难的是穷家湾,其次才是白家庄,所以至今有&quot;一穷二白&quot;之说。</p>

金童为这件事后悔不已,悔自己走得太匆忙,没把情况弄清楚便冒冒失失地投了胎,如果在穷家湾做儿子,说不定效果更好。只因没后悔药卖,便自认倒霉,更何况重新投胎时间也来不及。好在他投胎的这家穷得老鼠都不敢做窝,全家人共一条裤子,小孩子寸丝不挂,大人轮换着出门干活。金童觉得只有在这样的家庭才算得上是英雄有用武之地。</p>

钱的确是个好东西。白老大最穷,又分了家,人们叫他&quot;白大苕&quot;;白老二虽然不富,便没分家沾了弟弟的光,人们都称他&quot;自二叔&quot;;白老三尽管年龄最小,只因能点石成金,所以被人们尊为&quot;自三爷&quot;。从&quot;大少&quot;到&quot;三爷&quot;,这种年龄上的从大至小,称谓上的层层加码,虽说是&quot;倒转乾坤&quot;却充分体现了钱的威力。金童很相信金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除经常适当地给别人一些资助外,并公开宣布无论什么人死了,凡实行土葬者,一切费用由他&quot;白三爷&quot;包了,凡继续供养六十岁以上父母者,所需钱财都记在&quot;白三爷&quot;的名下。</p>

三天后,当金童从穷家湾施舍钱财回来时,发现自家门口坐着二十位老头子和二十位老太婆。金童回来后他们&quot;扑通、扑通&quot;地跪了一大排:&quot;求白三爷行行好!&quot;金童一下子成了&quot;化缘的和尚--莫名其庙(妙)。&quot;他们都是被自己的儿媳妇赶出来的,理由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quot;白三爷愿意供养你们,你们就到白家去吧!&quot;</p>

金童十分奇怪地说:&quot;你们养他们的小,他们养你们的老,天经地义。何况我白三爷还答应出钱。就是分文不给,这尊老爱幼也是驳不倒、夺不动的理呀!&quot;</p>

&quot;白三爷有所不知。爱幼,不尊老,这是千百年形成的老规矩,要改只怕也得等第三代,第四代。&quot;</p>

&quot;不是说老人是个宝么!为什么我给钱他们还不肯供养你们呢?&quot;金童话音刚落,跪在最前面那位老公公便战战兢兢地说:&quot;我们爱幼国的国歌就叫《养老难,老难养》。&quot;说着便唱了起来,其他老人听他一唱,也都含着眼泪跟着唱道:</p>

老难养,养老难,人到老来都一般。耳聋难与人共语,七扯八拉讨人嫌。眼流泪,鼻不干,如脓似血淌胸前。席前陪客客人怕。饭碗茶盅无人沾。亲戚朋友人人恼,儿孙媳妇个个嫌。</p>

老难养,养老难,连累儿孙受熬煎,年过花甲赶紧死,留下又能活几年?老公公唱完国歌之后,热泪滚滚地说:&quot;白三爷,有道是,杀人杀断喉,救人救到头。你就把我们都收下吧,反正你有的是钱,我们尽量少讨人嫌。&quot;其他三十九位公公婆婆也都异口同声地说:&quot;白三爷,我们今天再回去,儿子媳妇肯定要把我们杀了烧汤喝啊!&quot;&quot;收下吧,善有善报哇!&quot;&quot;我们死后,保佑你百岁长寿。&quot;&quot;我保你找个漂亮的好媳妇。&quot;&quot;我保你儿孙满堂&quot;……</p>

金童真是左右为难。不收吧,万一他们回去后被儿孙们杀了,自己岂不是&quot;印书行内交押金--定书(输)&quot;无疑。收下吧,岂不成了&quot;瘦田的芋头尽是娘,娼妓的儿子爹成群&quot;?为了反客为主,金童把牙一咬,硬是收下了四十位&quot;爹娘&quot;。他觉得反正自己有钱,无非多做点棺材埋人。哪料到这白三爷收养爹妈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工夫,竟有四五千个老公公、老婆婆找上门来,金童心想:&quot;就是开个棺材铺,办个大粮行,也招架不住啊!&quot;在这个穷地方有钱也买不到吃的,四五千人岂不是要喝西北风。这么多&quot;爹娘&quot;死起来还不像倒劈柴似的,不要说没地方安葬,就是把全部田地山林都派上用场,单是做棺材,装死尸,抬丧出殡几样事,让整个白家庄的男女老少,倾巢出动也忙不过来呀!长此以往,整个爱幼国的老年人全部拥向白家庄,就是把自己一家都杀了也填不满他们的肚子呀!万一把白家庄的年轻人惹火了……金童越想越觉得不是个路子,最后干脆来了个脚底板抹清油--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