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王同志当然是当场拒绝三连:不行,去不了,不想去。
秦王这时候也知道自己错了,可他是谁?是秦国的君主,是未来要一统天下的帝王,怎么能有错呢?
于是乎,这口大锅只能落到了李信的头上。秦王对老王说:“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
都怪我当初没有用将军的计谋,没想到李信这小伙子不中用,居然让我秦国吃了败仗。将军您大人有大量,秦国离不开您啊。
老王同志:“不行啊大王,我一把老骨头了,这还是当初您说的,更何况现在还生着病,上不了战场啊。李信小将军多年轻啊,我看他就挺好,让他带兵吧。”
秦王:“知道您病了,但您先别病,秦国需要您啊!李信那小子不行,还得是您啊。”
老王同志当初离开就是为了置气,现在领导都亲自请人了,他能不同意吗,就这样带着六十万大军继续向楚国进攻。
王翦带着六十万大军来到秦楚两国的边界,就再也不肯前进一步,原地驻扎。
士兵们就在这里筑高台玩游戏,老王同志每天就去军营里转悠送温暖,说一些正能量的话,做好思想工作。
项燕那边也是举国之力前来迎战。可是秦军就在家门口坐着,既不攻也不打,摆明了是想和楚国耗着。
楚国此时既没有足够的粮草,也没有四通八达的水运。贸然进军,人又没有秦国多。跟他们一起耗着,迟早都得把国库耗完,无疑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楚王熊负刍。
他当家他知道柴米油盐贵,这么耗着也不是办法。
熊负刍便一直催促项燕进攻。项燕无奈,只能带领军队向东撤去,企图寻找秦国的薄弱口。
这不懂不要紧,一动就让老王同志嗅到了胜利了气息。他那鼻子就像鲨鱼闻见血腥味一样,立即带领部队紧追上去。
这时候,楚军无论是士气还是体力都已被消磨殆尽,根本无力应战。眼下被秦军追上,这不妥妥的是送人头吗?
很快,楚军的主力就被秦军踏平了,楚人溃不成军。
公元前223年,王王翦和蒙武相互配合一举攻入楚国都城。寿春,楚国灭亡,楚王熊负刍被擒。楚国灭亡。
楚国灭亡了,可是我们背锅小伙李信的事儿还没说完呢。
上回说到他吃了败仗,可是领导除了口头批评外,并没有实质上的惩罚。相反,还是非常信任他。在灭燕,灭齐,甚至后来的百越之战中都派他去领兵。
这段历史的记载十分模糊,可是单单就李信吃了败仗这事儿没有受罚这件事,就很容易让人怀疑是否有隐情。
史书中,李信此人的记载十分少,甚至连他最终的结局如何,我们都不知道。
按理来说,一个在秦灭六国的诸多战役中立了这么多军功的少年将军不应该连这点记录都没有吧。
其实,如果我们继续考究一下的话,在李信攻打楚国时昌平君叛乱这事,也是没有实质的证据可以佐证的,这不过是田yq先生的推测。李信在前线打着打着,突然扭头拐到郢地的真实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秦王政二十二年到二十三年,郢地这个地方的记载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这可是导致李信吃了败仗的大事啊,史书上连这都没有记载,大家不觉得奇怪吗?
目前已有的推断有两种,一是秦王觉得这件事对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简直是一种污点,于是选择毁掉这一事件有关的所有资料。二是项羽一把火烧了咸阳宫,一些史料早已成为了灰烬。
史书的空白也许会随着出土文物的增多而逐渐被填补,历史的真相也终究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