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就算是以最好的情况去估计,野猪皮的地盘也不过是一个奴儿干都司,也就是相当于大明的一个较大一些的道(省),人口又是那么的稀少,时刻面临着林丹汗的威胁,有什么资本和朕谈判。”
说到这里,崇祯的话语忽然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两个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突然说道:“对了,朕还要加上一条,野猪皮要是想和谈的话,必须将他的儿子送到大明,作为人质!”
这个时候,三人惊讶地都说不出话来了,只觉得崇祯的想法太过疯狂,不仅要求皇太极以藩王自居,将国家降格,还要送一个儿子到大明,作为人质。
辽东之战,虽然以大明的胜利为结局,虽然建奴损失惨重,但皇太极的精锐犹在,还不是没有一点反抗的实力,如今的建奴,虽然内忧外患,但还不至于做出丧权辱国的决定,还不到这种地步。
此刻,相比于周道登、刘鸿训和霍维华的狐疑,根本就不相信,皇太极会答应这样的条件,已经不能容苛刻、过分来形容,崇祯却是自信无比,觉得皇太极一定会答应这些近乎于屈辱的条件。
已经深秋了,马上就要开展投放天花源的行动,到时候,不管是孙元化和毛文龙等人的不断袭扰,在建州肆意的烧杀掳掠,还是随之而来的天花大爆发,皇太极都不得不答应这些条件,谋求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毕竟,先不说天花带来的巨大灾难,单单是孙元化和毛文龙不时地派出数支小股的骑兵队伍,通过辽东水师的战船,可以在奴儿干都司的海岸线的任何一个地方,进行登陆,就能搞得皇太极焦头烂额,疲于应付。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不难想象,进入鲸海的辽东水师,向建州投送小股骑兵的行动,根本就是防不胜防。
这就是崇祯的资本,这就是他崇祯的自信所在,逼迫皇太极不得不低头,不得不以更低的姿态,俯首称臣间,不得不接受更加过分的条件。
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皇太极,更加明白卧薪尝胆这个道理。
整个过程之中,始终都是忧心忡忡的三人,从此一点,不难发现,关于投送天花源的计划,恐怕崇祯还未告诉他们,亦或者一时忘了,否则的话,也不会如此的心怀忐忑和置疑,觉得皇太极不会答应这些条件。
渐渐地,越想越开心,越想越自信,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崇祯的嘴角开始浮现出了一丝笑容,颇有值得玩味的味道,给人以神秘和诡异之感。
在周道登三人还在抓耳挠腮之时,心里还在不断盘算着,如何劝说他收回成命,将条件改一下,更合理一些,让人能够接受,尽早促成和谈,却被崇祯给抢先开口了。
“对了,刘尚书,身为礼部的主政官,你是否知道,在建奴的那个使团一行人之中,有那么一个人,曾经是大明的将领,后来叛逃到建奴那里,投靠了努尔哈赤。”
“啊~皇上,还有这回事儿?是哪个将领,必须将其揪出来,以叛国投敌的罪名,将其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