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大学的前身是教会学校,是随着西方宗教一起来到河海的,一起到来的还有医院和教堂,现在说来是西方文化有目的的侵袭,当时却是有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作后盾的,也是面对在东方文明的抵制逐步渗透,并最终站稳了脚跟的。
初期的文化进入显然是不受欢迎的,而作为教会宗教活动的一部分,传教士和他们的追随者们,当然不愿意过分展示强势的列强姿态,甚至不愿意接受军队和地方政府的保护。这尽管只是一种姿态,可也想要表明文化传承和军事占领的不同,以及教堂和学堂的善意,这也似乎是一切文化异化的必由途径。
可这样做的后果是教会必须自我保护,必须给他们的学校教职人员必须的安全保障,书香楼就是最初的保护措施之一,所有西方教职人员住宿和办公,都是在这栋封闭的楼宇中进行的。这也使得他们能够平安度过初期敌对的时光。
也就是在逐步稳定之后,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接受了教会文化,以及西方教育理念之后,书香楼才真正变成了教学的场所。可当初的建设意图和接近西方宗教色彩的装饰风格,尤其是近乎奢华的全木质内饰,使得这栋古堡形制的书香楼,依然是这所大学引以为傲的所在。
除了建筑和装饰,更多骄傲还来自于这栋楼曾经的主人和住客。教会学校从最初的单纯西方化文化传承,逐渐过渡到与东方文明的融合交汇,时间使得这所学校顺利完成了本土化和东方化。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传统东方文明必然对学校的办学宗旨产生影响,而最大的变化,还就是学校主动引入了东方的文化理念,特别是来自北平的文化大师。
作为当时中国最为繁盛的文化中心,北平和上海处于鼎足而立的地位,而由于河海地处北方,更容易接受的还是传统文化中心---北平的传承。当时最负盛名的清华堂和北平大学,又是人文荟萃、名师辈出的所在,当然也被当时的河州大学所青睐。一些文化名人,特别是文化学者,纷纷被邀请来河州大学任教和游学,其中就有为书香楼留下墨宝的哪位名人。
多年时光翻过,当年的教会学校已经不复存在,可作为河海省独具人文特色的高等学堂,也还是通过不断的努力,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有着新知识的学子,成为河海省,乃至北方地区一所著名的学府,有着文化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建国之后,河州学堂结束了教会管理的历史,成为了公办高等教育机构,并正式更名为河州大学,开启了作为河海第一大学的新篇章。不仅仅是在河州市,就是在整个河海省,也是鼎鼎大名的大学,河海省和河州市,都倾注了最大的财力和物力,并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配置上,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倾斜,使得河州大学成为全省高校的第一,并长期保持着这种强势的地位。
由于是全省最具盛名的高等学府,成为各种人才成长的摇篮,多年来更是为河海省培养了大批学者,以及更多的干部。这些从河州大学走出来的官员,在各种方面给予母校尽可能多的关照,使得河州大学的盛名更加的坚不可摧。
历年来,究竟有多少干部出自于河州大学,这样的准确数字估计连校方都难以统计。这么多年来,河州大学毕业的,以及不是河大毕业,却是在大学进修升级文凭的,或者就是在这里镀金的官员,确实难以具体统计。全省各级机关和权力部门,有着河大教育经历的人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即使粗略的估计都很难。
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这么多年来,省教育厅和高教局,以及各地市教育系统的一把手,几乎无一例外毕业于河大,这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或者说是传承。没有人觉得奇怪,似乎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全国知名的高等学府,综合性大学,拥有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门类的院系,在全国都有竞争力的人文教学实力,即使没有百年悠久的历史作支撑,仅仅是现今几十个院系,十几个独立学院,几千名教职员工,数万名学子的大学。这些都足以使河州大学骄傲,而且也很难有实质性的竞争者,更别说越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