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崇祯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辽东盛京,汗王宫。
刺骨的寒风拂过大殿,墙壁上烛火摇曳起来,将辅政王多尔衮面上的愁苦映照的更加明显。不知过了多久,多尔衮抬头望向汗王殿正中央龙椅上端坐的顺治皇帝福临,望着这个无忧无虑的小孩,眉头更加皱紧,不住地唉声叹气。
十日前,察哈尔部派来使者,向多尔衮豪格等人传达了崇祯皇帝旨意。朱由检督促清国尽早将孝庄皇后送往河套,以促成明清和亲。据说崇祯皇帝已经将清国皇后册封为恭妃,对比后宫之主的皇后身份,恭妃这个称号未免显得太寒碜了。
当然,指望朱由检立大福晋为皇后,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察哈尔使者语气强硬,容不得盛京方面有任何讨价还价,蒙古人俨然已成为暴君崇祯的忠实鹰犬,这让他们曾经的主人感觉心里很不好受。
使者态度固然傲慢,然而又能怎样呢?
巴图鲁鳌拜与中卫军三次交手,一次比一次输的惨,实际上,八旗与中卫军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大。
多尔衮等人之所以不敢杀掉蒙古使者,还有更深层原因,除了已经投靠明国的察哈尔部,在这短短两个月内,又有三个部落投靠朱由检,就连对大清忠心耿耿的科尔沁部,在明军凌厉攻势下,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所幸凛冬已至,这才阻挡了明军继续东进的步伐,否则只怕蒙古各部投降明国的将会更多。
辅政王不知道的是,并非是因为天气原因,中卫军才停止东进。以明国现在后勤补给能力,哪怕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十二月一月,只有朱由检愿意,几千名中卫军精锐从河套平原千里奔袭,横扫蒙古高原,攻入辽东,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是这样做代价太大,得不偿失罢了。
以多尔衮豪格等人井底之蛙的视角,当然不能领会崇祯皇帝放眼全球,争霸世界的野心。
如果不出意外,辽东早晚要被崇祯皇帝收复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而十多万建奴,除了少部分被肉体消灭,他们中的大部分,包括多尔衮豪格等人,其余生将在北直隶各地暗无天日的矿场井下渡过。
察哈尔使者的傲慢来自于崇祯皇帝的实力,而建奴信奉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辅政王与豪格贝勒以及各旗旗主经过一番商议,决定暂且答应朱由检的苛刻条件,将孝庄皇后送往河套,同时将朱由检索要的貂皮人参全部备齐,一件不敢拉下。
所谓世事如烟,大概就是这样,崇祯初年,后金曾主动想要与明国议和,结果被朱由检拒绝。后来随着辽东形势日趋恶化,朱由检暗中派兵部尚书陈新甲与皇太极议和时,又被清国拒绝了。
没想到今日,大清又要主动向明国议和,尽管此时的朱由检控制区域不过山西山东两省,以及京畿附近几个县城。
皇太极死后,经历短暂激烈的权力争斗后,大清便很快步入正轨,而且在多尔衮豪格双权力中心下发展越来越好,眼看已经吞并整个辽东,明国长城防线也已成为虚设。
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明清之间实力对比竟然就要逆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