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g34
第二卷开端1启动二
以上纯属废话,现在我开始明真正的原因……
标准式驾驶舱整体呈对称的有些弧线的四方形,共由舱门、驾驶舱护甲、以及驾驶舱内的仪表盘、显示装置、座椅等组成。
舱门只有一层装甲,装甲厚度较厚,主要作用是用于保护驾驶舱及驾驶员的安全,当遭受到难以阻挡的危险时,也能够起到稍微阻碍,以达到让驾驶舱自动脱离机体的作用;舱门是由上至下开启90度角,与机体直立角度呈直角,当舱门开启时,这层较厚的装甲能够为搭乘的机师提供踏板,让机师能够方便、快捷的出入驾驶舱。
驾驶舱会在打开之时,延伸出一条供机师踩踏的脚蹬,它会从机体的驾驶舱方向一直延伸到机体的脚部;而如果机师想要登陆驾驶舱的话,却需要使用自身的身份证卡划过刚刚提起的,gn脚部上一块凸起的接口,这样脚蹬才会延伸下来,供机师上下。
为什么需要这般麻烦呢?毕竟在战场上的话,如果一旦面临突发的紧急作战,还需要划卡才能登陆机体的话,可是一件很浪费时间的事儿……但就如我刚刚所提起的,它的作用主要是相当于一份身份证明,如果你没有相符合的身份证明,那驾驶舱就不会打开,你也就进不去了;这能够避免机体意外被其它人员夺走。
呃,实话,这一项功能其实并不重要,毕竟如果是量产机的话,还配置这种宛如验证身份的功能的话,那需要花费的成本又会额外提高不少,因此在生产量产机时,我们并不会使用这项功能;不过现在这一台gn毕竟只是试作型,因此考虑到它的独特性,所以才赋予了这一项相当于密锁似的验证功能,如此一来,这一台gn就只有阿尔托莉雅才能够驾驶了,其它的人员都无法乘坐这一架gn。
原本我们曾考虑过基因锁的,只是制作基因锁的成本有些过于高昂,需要制作的相关配件也颇为麻烦,因此我们只能够先行使用了这种划卡的方式了;而值得一提的是,当机师从驾驶舱中离开,那驾驶舱就会自动闭拢,直到机师再次划卡,驾驶舱才会打开并将脚蹬延伸到机体的脚部,供机师上下。
话回正题,当阿尔托莉雅走进了驾驶舱时,对于没有显示器、没有操作杆、没有仪表盘,只有着一个空荡荡的座椅时,她也不由得有些错愕了起来;在模拟操作训练中,她是直接出现在驾驶舱内的,因此阿尔托莉雅可没有练习过,该怎么将隐藏起来的操作部件重新呈现出来的步骤呢。
幸好这时我们也已经回到了隔间,从监视器的画面中,我们能够看到阿尔托莉雅正傻傻的呆在驾驶舱中,也没有想过先坐到座椅上,这让我们在哭笑不得之余,孔婉英还是笑着出声提醒了阿尔托莉雅:“阿尔托莉雅殿下,请您先坐到座椅上,系好安全带后,我再来告知你接下来启动gn的步骤。”
阿尔托莉雅听闻试验场中传来的孔婉英的提示,便了头示意自己明白后,快步来到了座椅前,转过了身坐了下去;伸出了手往肩部方向按下了一个按钮,随即阿尔托莉雅便将安全带拉了出来,这是身体上半部分的安全带,而腰部这一面的安全带在阿尔托莉雅系好上半部分后,便从两旁的扶手中抽了出来,系在了腰间。
如果只是看表面的话,会看到此时的阿尔托莉雅上半身被两条安全带以的方式紧扣着;而腰部则将阿尔托莉雅纤细的腰肢给束缚了起来,在阿尔托莉雅的腹部则是一块合金,它做为整个安全带的连接部位,将上方的两条安全带紧咬在上方的接口中,而左右两条安全带则被咬在了两侧;这种形式的安全带能够起到让驾驶员固定在座椅上,以达到保持驾驶员身体平衡,让机体对撞的冲击力无法影响驾驶员的动作等作用。
而如果需要松开安全带时,只需要按住安全带的合金扣中央的绿色按钮约莫三秒钟,安全带就会自己松开并收缩回去。
驾驶舱内的座椅坐起来柔软而又舒适,不会因长时间的坐着,而产生较大的疲累感,从而影响驾驶员的持续作战能力;所以当阿尔托莉雅坐在座椅上时,那柔软的舒适感,让阿尔托莉雅不由轻轻的呼了口气,刹那间她还以为自己是坐在家中客厅的沙发椅上了……只是这座椅不会将阿尔托莉雅给陷入其中而已。
“接下来?”阿尔托莉雅在系好了安全带,又享受了一下柔软舒适的座椅后,便出声询问了;阿尔托莉雅虽然是对着空气话,但在隔间的我们还是能够清楚的听到,因此当阿尔托莉雅询问之后,孔婉英便笑着道:“阿尔托莉雅殿下,现在请您将身份证卡插入右侧扶手的卡槽。”
这般着时,孔婉英还用手在监视器的屏幕上划过了一道直线,而直线所呈现的地方,正是座椅右侧扶手的卡槽所在之处。
阿尔托莉雅虽然看不到孔婉英在监视器上所画出的直线,但她在伸出了头看了眼位于右边的扶手后,还是很轻易的就看到了那一口卡槽;在看到卡槽后,阿尔托莉雅便从口袋中取出了身份证卡,随即便将印着序列号的那一面呈上方的插了进去;这个步骤在模拟操作中也曾经做过,因此阿尔托莉雅倒也是熟门熟路的完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实体机的右侧扶手下,加装了一个暗盒,当调出自爆系统时,暗盒会自动弹出;而驾驶员可在其上输入自己初次驾驶时设定的密码,以达到让机体定时启动自爆,从而不让机体技术外泄的目的;通常只有试作型机体才会拥有该系统,当然,量产型也会拥有这个系统,不过作用却是用来与敌人的机体同归于尽,并且将驾驶舱主动脱出机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