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发电机的问世(1 / 2)

(),

呵!山西铸铁司的工匠,技术挺不错嘛!

不同粗细的铜线,竟然抽得如此均匀!

“厂公,你需要的铜线比较粗,抽起来没什么难度!

你看,小婢衣服上的金线,就像头发丝一般!

这样的金丝,没点本事的工匠,绝对抽出来!”

呵!

金丝!

柳如嫣的衣服上,花瓣图案的周围,确实是金丝妆点!

本来,她的服饰是非常朴素的!

只因经常出入于丝织厂,为了改变那些织工的价值观,这才开始穿金戴银!

这两年,可能是大量的白银涌入大明,金与银的兑换比例,已经上升到一比十!

不少的织女,会用自己赚取的银子换成黄金,打造成耳环吊坠或戒指什么的。

相互间的攀比心理,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这样的女子,若是没个三五十两银子的聘礼,没个几件高档嫁衣,绝对不会出嫁!

当然,更多的女子虽有攀比之心,却还是比较理性的!

她们仍不在乎聘礼的多少,而是看重男子是否勤劳肯干!

此时的四川辖域内,随便找个作坊或工地服徭役,每月都有一两银子的纯收入!

夫妻二人,只要不乱花钱,两年时间就能存下四十多两银子!

这笔银子,也能打造成各种各样的金银首饰!

戴在身上,又不会减少!

也相当于存钱!

存吧,存吧!

大明的百姓,都喜欢存银子!

哼!

等你们存得差不多了,就是我祭出“大杀器”的时候了!

“呼……”

王立长舒口气,终于站起身。

满头大汗!

三十多斤的铁制“硅钢片”,终于跟转子镶嵌成一个整体!

这个时代没有真正的“硅钢片”,只能用“生铁”充当铁芯!

效果或许比不上硅钢,却也差不了多少吧!

不同大小的磁石,早就打磨成圆弧状!

发电机的其它部件,早就组装好了!

甚至,巨大的水车也准备好了!

就屹立在锦江河边!

只差转子了!

然而……

足足捣鼓了半个月,试过不同粗细、不同匝数的铜线,发电机仍然失败!

没有电灯,没有电压表或电流表,王立还是十足地肯定,确实是失败了!

因为,发电机输出端的两根铜线,就算部叼在嘴里,也没有半点“麻麻的感觉”!

见鬼了!

发电机的原理和结构,应该是非常简单的!

我这个曾经的物理学霸,竟然搞不出发电机?

靠!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厂公!

朱大典、黄龙与吴三桂力克登州城!

毛承禄、陈光福、苏有功等人尽皆被擒!

不过,孔有德和耿仲明逃到了旅顺!

黄龙正在率部追击!”

“靠!”

王立蹭地弹起身,满腹疑惑:“我一再叮嘱黄龙,要严密封锁海面!

这家伙,当耳边风了?

竟然,让孔有德给逃了?

到底干什么吃的?”

宋哲刚要回话,王立又问道:“这是啥时候的消息?”

“额……这封信,是五月二十五日发出!”

呃……

算算时间,距今已有一个多月!

像这种“不太要紧”的情报,一般是首先送往南都,然后累积半月,再一并送往四川。

这是因为,路程实在太远!

不值得为“不要紧”的情报浪费太多资源!

王立关心的,并非情报的延误,而是明军足足筹备了三个多月,这才围攻登州城!

若是换了自己,去年就攻下了登州!

哪容他孔有德如此嚣张!

“厂公,没你想象中那么简单!

登州城的城墙,比京师的城墙还要坚固!

就算是最新的红夷大炮,也无法将其击垮!”

宋哲的解释,王立自然不信。

红夷大炮都击不垮,除非是厚实的铁板铸造!

“厂公,你可别忘了:登州城的城墙,是孙元化担任巡抚的时候,特别加铸的!”

我去!

原来如此!

孙元化,本来就是搞大炮的!

各种大炮的破坏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亲自加铸的城墙,能够抵挡红夷大炮的轰击,并不奇怪!

靠!

我为何要生气?

孔有德那厮能渡海逃到旅顺,并且最终投奔皇太极,是历史的必然!

此时的生气,不过是明军“错失良机”罢了!

可是,如果没有“错失良机”,大明王朝的命运,会不会因此而改变?

不,绝不可能!

历史不可能改变!

罢了!

朱由检去不去煤山,关我屁事?

还是赶紧做我的发电机要紧!

“厂公,还有一封剿贼的情报……”

“赶紧的,挑要紧的念!”

王立实在不想管那些破事儿,翻来覆去地查看发电机。

“呃……川军总兵邓玘,射杀义军首领王自用;

后,总兵杨遇春率军追击,中伏而死;

义军用其旗,诱杀川军各路兵马,致使川军线溃败;

参将马凤仪被流贼败于候家庄,生死不明……”

“罢了,知道了!”

王立随口回答着。

总感觉心烦气躁!

想排查发电机失败的原因,却毫无头绪!

确实是心烦气躁!

川军的溃败,其实早有预见!

这,不是出于历史的上帝视角!

川军的几位总兵,王立压根儿就没听过,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命运!

之所以预见到川军的溃败,是因为他们的装备实在太差!

朱由检拨来的二十万银子,被各级官员贪了个精光!

真正用在川军身上的银子,恐怕不到两千两!

此川军,非彼川军!

王立总觉得,如果自己做点什么,川军就不会溃败!

出征之前,甚至是出征的当日,如果给他们几千两的军饷,就不会败得这么惨!

可是,历史始终无法改变!

就算给他们十万两,甚至百万两的军饷,还是改变不了什么!

“对了,曹文诏有没有消息?”

“有,有很多!

曹总兵一直在回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