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黑枸杞之殇(2/2)(2 / 2)

“对野生黑枸杞的掠夺,已经不仅仅发生在枸杞成熟的采摘季节。人们开始地毯式寻找野生黑枸杞树苗,将枸杞植株连根挖走。”闫超抿起嘴来,道:“在我的老家,一度全民盗挖。一根四五十厘米长、如筷子粗细的黑枸杞苗,售价最低1元钱,高峰时,一根五六十厘米高、指头般粗细的苗子卖3至5元。每天只要采挖到100株以上,收入就超过300元,这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问题是,由于土质和树苗主根被挖断等原因,黑枸杞成活率不足50。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种黑枸杞的人越多,盗挖的野生黑枸杞也越来越多。

野生黑枸杞耐干旱,是肃省北部荒漠戈壁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资源,人们疯狂盗挖黑枸杞苗的同时,还将白刺当作黑枸杞苗挖掉,使草原植被和荒漠被成片破坏——嘉谷种树的速度,都赶不上他们破坏的速度。

就在今年,林业局以文件形式严禁采挖野生黑枸杞,要求肃省各县市林业局与农牧、环保等部门联合执法,从重处理破坏黑枸杞等野生植物资源的案件。

有人选择冒险,继续盗挖黑枸杞;有人则选择放弃,前往嘉谷绿洲打工,这也是那起车祸悲剧发生的间接原因。

齐政微微点头,他很能理解闫超的无力感。

好的资源,反而给生态本来脆弱的戈壁草原带来了大劫难,这怪谁,怪人类的贪婪。

但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字,穷!

齐政心里叹了一口气:“真是一块硬骨头啊。”

别看貌似有了合适的产业,但到目前,野生黑果枸杞植物人工抚育尚未规模开展、产业化原料基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缺失、人工种植基地建设处在探索阶段,尚无商品果实……说是从零起家也差不多。

更不要说可能面临的盗挖者、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了——很多时候,齐政是觉得将精力花在沙漠上都要更加轻松。因为沙漠犹如白纸一张,任由嘉谷大刀阔斧地改造,而没有那么复杂的利益交缠。

但趟“深水区”就是这样,容易走的路有人走了,总要有人走难走的路。

“易拼的第一个农业改造项目,就指着嘉谷了……”闫超紧紧握住齐政的手。

老实说,如果不是有嘉谷,他是肯定不会将第一个农业改造项目放在老家的黑枸杞产业上。

虽然黑枸杞的价值高,但生产门槛也高啊。第一个项目,稳妥点难道不香吗?

要知道,第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易拼后面的二轮、三轮融资计划——他要让投资者看到,易拼的“爆款”商品,与阿里、京东这一类平台的商品有着本质的差异,而易拼既能维持平台的属性,又能深入供应链生产端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定制。

甭管后面是不是站着嘉谷,能抱上嘉谷大腿,也是一种本事不是?

“说起来,你的运气着实不错。”齐政缓缓道:“嘉谷实验室里,恰好有一个项目组是关于黑枸杞的改良,而且,还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

感谢前一段时间齐政对实验室的巡视,让他对此有一定的印象。

哪怕技术优势对比其他项目组并不明显,但对比野生黑枸杞,那也算是有优势不是?

闫超霎时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