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淞的顾全大局更加让忠孝亲王欣赏了。他温言夸赞了薛淞一番,并表示薛淞守孝归来,必是要起复的,他的功劳‘朝廷’都是记着的呢,不必担心,重点是要耐得住性子等待,‘朝廷’自然不会亏待有才德的功臣的!
薛淞平静地笑着答应下来,忠孝亲王是想着以后在他手上施恩吧,这样最好,他不急于一时的利益,他等得起!
几个月后,吏部下达了文书,薛淞重归户部,仍旧任郎中一职,只是换了个更重要的部门,户部尚书暗示道,他可要好好干,不要辜负了忠孝亲王对他的期望。嗯,可见忠孝亲王的势力又扩大了!
薛虬回到了京城,就被送到了国子监。国子监隶属于礼部,祭酒知道吴尚书和薛淞的师生之谊,对薛虬也另眼相待。薛虬已经是举人,国子监里大儒名师云集,这块璞玉,精心雕琢了几年,更上层楼是大概率的事!如此,吴尚书和薛淞都会记着自己的好处的。
邻居孙博士已经升至国子监监丞,他对薛家当年的救命之恩可是一直铭记在心的。几年未见薛虬,见薛虬俊朗英挺的模样,心中十分喜欢。他向薛淞拍胸表示,只管放心,他一定会好生关照薛虬的,把薛淞当做自己孩子一般上心。国子监哪些博士经义出色,那些策论厉害,哪些老师善于教授学生,他都一清二楚。有他督促着,薛虬也不会懈怠学业,下一场会试必能一举成功!
薛淞谢过了孙监丞,暗自想着,不意当年无意中的一些善举,能得到旁人的回报,圆了这个因果。读书人中,像贾雨村这样的败类也是不多的!
说起贾雨村,他的人生轨迹似乎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林如海改变了决定,林黛玉没有像原书中那样离开父亲,一进荣国府,贾雨村再没有护送林黛玉上京的功劳,也就不能趁此机会与贾王等武勋们拉上关系。他当初肯放低身段给林黛玉做西席,可不止是为了那丰厚的束脩啊,贪图的还不是能博个好前程
但林如海也不是甄士隐那样的热心老好人,并无意于花大心思为其谋起复,他已经支付了高薪不是么,不亏欠了贾雨村,贾雨村是被贬黜的官员,他帮忙也要慎重!
贾雨村见从林如海处得不到更多好处了,便想另找出路。薛淞路过扬州之时,他已经向林如海提出了要去投奔朋友的意思,林如海客气地挽留了一回,也就应诺下来了。
后来,方氏与宋先生通信,知道林如海赠送给贾雨村一笔银子,宾主好聚好散了。
这下,贾雨村当不上金陵府尹了!薛淞又松了口气,这剧情又因他的插手发生了变化。如此一来,薛蟠也不会再打死冯渊了吧书中最可怜的姑娘香菱,想必也不会重复那悲惨的命运了!虽然不知冯渊能否会一直珍惜善待她,最终的结局如何,但再差也会比沦为婢妾,被糟践磋磨死了强吧!
信中,宋先生也讲述了自己在林家的生活,她觉得开始林黛玉与她之间有些拘谨,性情也多愁善感了些,但在她的引导下,林黛玉性情开朗了不少,两人相处已渐入佳境。林大人和林老姑母对她也很尊重优待,她过得颇为顺心云云。
薛淞长舒了口气,为宋先生高兴,也为林黛玉而庆幸。他不知道林如海的命运是不是依旧,但林黛玉如果能刚强一些,哪怕最终还是要去贾家,但总归会有些地方不同了,自己放开了心胸,不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托在贾宝玉一人身上,日子会比原来好一些的。有林老姑母和宋先生在,想必也不会认贾家摆布!
林黛玉对于他来说,毕竟只是一个外人,他做不到为之殚精竭智,也没有这个资格!这样,他觉得已经问心无愧了!
薛淞眼下在户部的部门更加重要,但熟门熟道,很快就上手了。他做人低调,做事认真熟练,同僚和上司都对之都评价甚高。这些话传到忠孝亲王耳中,他脸上微微露出笑意,果然自己没有看错人。日后薛淞被提拔时,想必也无人会反对了。
王子腾自薛淞回京,也派人给送了一回东西,言语中的意思是两家是多年的老亲,本应该极亲近的,希望能调解薛淞与王子胜之间的误会和隔阂,不要因此生分了去。
薛淞客客气气地回了礼,但对王子腾的话却并没有做出明确回复。开玩笑,他恨不得与这些‘老亲’撇得越清越好,有这个好机会还不抓住么
贾王氏也借着史夫人的生辰给方氏下了帖子,邀请薛淞一家人前来赴宴。史夫人的生辰,这着实不好无故推辞了。薛淞自己不愿去,公事要紧,随便编个理由,贾家也不能怪罪了。薛虬在国子监用功读书呢,不能前来,也只得向老太君告罪了。
薛淞不愿让薛虬在贾家人面前显眼,贾家可有几位与薛虬年纪相仿的美貌姑娘呢。如今王熙凤已经和贾琏成婚,贾王氏把这管家的事务交到她的手中。贾家人的德性,和在金陵时的经历,都让薛淞心中警醒。
薛虬年少有为,前途无量,薛家如今是蒸蒸日上,他怕贾家会打薛虬的主意!万一不巧来个男女相遇落水,肌肤相亲之类的剧情,给贾家人缠上了可怎么办呢必须严防死守啊,好在薛虬日常都寄宿在国子监,贾家就是有这念头,也无从下手。
方氏带着薛舒辰赴宴时,薛淞也再三嘱咐,要好生照应女儿,不许让外男冲撞了。那府里来往人员繁杂,免得惹出麻烦来。书中那调戏王熙凤的贾瑞,只是贾家族人,就可以在府中自由走动,难道就不怕遇上闺阁中的姑娘们虽是那一幕发生在宁国府,但也可以想象一脉相承的荣国府的规矩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