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如果我是皇帝,我一定不会牺牲子民的生命来换取安全,我会努力的壮大军队来抵御外强入侵。
李隆基:哈哈,我呸,你还壮大军队?
赵匡胤:我的老脸都丢尽了!
蒙恬:难道军队的人就不是人了,壮大军队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吗?真是可笑。
李世民:这个问题其实是矛盾的,他有两面性,一个是百姓,一个是国家,让一位皇帝如何选择?修长城经年累月征发数十万人进行着极为沉重劳动这种摇役负担给人民造成的伤害很痛苦,可是抵挡异族何尝不是一功!”
“这个事情确实是两面性的,虽然长城为后代抗击北方游牧奠定了基础,而且大大的减少了人力和物力,可是当时六国刚定,百姓得以喘息,始皇又进行消耗巨大的工程,这无疑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出现。”
“如今从历史上的角度来看,秦始皇修建长城,这要记上一大功!”
“从当时的民生角度来看对于民众是极其残忍的,归根结底是对是错,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万里长城万里长,不见当年秦始皇。”
“他修的不是自己享乐的宫殿,而是抵御异族的防城,在我这,长城是一大功!”
“这时候就是秦始皇的过了,就是修建阿房宫和秦陵这可是大工程。”
“秦始皇三十五年,始皇下令开辟道路,从九原一直抵达云阳,挖洞填河以将两地连通起来。”
“接着始皇下令在渭水南岸上林苑中营造宫殿,并先修建正殿阿房宫。”
“阿房宫修建人数仅受过宫刑的人就有70余万人,当然,还有其他人等。”
“阿房宫规模大,难以修建,所需的石料,木头又多,于是便从北山挖掘石料,从蜀国和荆楚砍伐木材。”
“仅在关中地区就建造起了三百多个宫殿,关外就有四百多个。”
“阿房宫规模宏大壮丽,东西五百部,南北五十仗,殿上可坐万人,殿下可树立五丈高的大旗,只可惜阿房宫没有建成,秦始皇就一命呜呼了。”
“阿房宫的规模和豪华程度是当时世界上的奇迹之一。”
“它的建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充分展示了秦王朝的统治力量和财富。”
“这也让其他国家对秦国的统治力量和实力感到敬畏,从而使秦国在国际政治上更加有影响力。”
“一座阿房宫就耗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始皇的陵墓比这阿房宫还要大。”
“因为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奉行“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几乎历代封建帝王都十分重视修建陵园。”
“秦始皇也不例外,从13岁继位后,就开始在骊山之麓为自己修建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