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整顿水师营人马(1 / 2)

冯澄世的儿子叫冯锡范,义子则叫刘国轩。

不过这二人,如今不过都是十岁出头的小小少年。

目前朱云飞肯定用不上他们。

但就目前冯澄世三个人的能力来说,马信的作战经验,无疑是最丰富的。

而且这人也确实有些真本领,在水师作战指挥方面,能力也是颇为出众。

这也是朱云飞会破格提拔,让马信赖负责指挥水师作战的原因。

朱云飞相信有马信指挥,施琅协助,冯澄世负责监军。

黄蜚坐镇后方督战,水师各营人马,必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

“卑职坚决拥护大将军的军令。”

黄蜚对于朱云飞的军令,没有丝毫犹豫,率先附和道。

紧接着镇江右翼总兵吴志葵,也表态道:“谨遵大将军军令。”

方国安和黄斌卿二人,都是军中老将,这两人的履历倒是都差不多。

二人都参加过征讨李自成的战争,也是靠着讨贼的功绩,一步步做到总兵的位置。

方国安是浙江人,黄斌卿是福建人,二人也都有水上战斗经验,这也是二人能够担任水师总兵的原因。

但二人仗着资格老,对于跟自己子女年龄差不多的朱云飞,内心多少有些不满的。

朱云飞在此之前,就曾接到过吴淞水师监军使沈廷扬,巡按吴淞道的王臣缙的弹劾。

列举了方国安、黄斌卿所部人马,军纪松弛,经常为祸地方,百姓敢怒不敢言。

对于这个情况,朱云飞并没有处置,不是不敢处置。

而是他在等待时机,然而一举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

要知道,他们二人手中的兵马,大多数都是他们一手带出来的人马。

若不合理合规的解决这个问题,容易引起军心动荡。

在朱云飞看来,这次清军来犯,虽然是一场危机。

但也是一次整顿江南各派将领,收回江南兵权的好时机。

吴淞水师的三万人马,黄得功帐下的三万人马,张国维手中的两万人马,黄蜚手中的原三万人马。

还有庐州总兵刘肇基的人马,可谓是派系林立。

有些将领根本就是听调不听宣。

而且存在严重的军阀习气。

贪污军饷,吃空饷,军纪败坏,战斗力低下等等问题。

这也是朱云飞,会忍痛放弃安庆、池州、宁国、徽州各府的原因之一。

毕竟他此次南下,主力兵马只有玄甲骑军和护卫军。

如今加上羽林和金吾两卫的人马,也只有六万精兵。

六万人马要是分兵把守各府城,只会被清军各个击破。

与其陷入被动,不如牺牲小我,化被动为主动。

集结江南地区各部兵马,与敌决战,借这个机会,把兵权彻底收归手中,进行全面整顿。

正好黄海讲武堂,今年秋季,第一批学员将会毕业。

到时候把这些学员,安插到各营之中,担任干总、把总等中下层军官。

把新军队的思想和理念传播到军队建设之中。

甚至,朱云飞已经决定,在这次战役结束后,把黄海讲武堂,搬迁到南京的紫金山大营。

今后,军中凡是升迁官职,除了要有军功外,必须要有讲武堂学习的履历。

如此一来,不出十年,军中将会换成清一色的新式军官。

此刻的水师营寨大堂上,方国安和黄斌卿二人,在朱云飞的威压下,最终选择了低头。

“卑职谨遵大将军号令。”

“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柱石,还望精诚合作,共抗建奴鞑子,打好眼下这一战。”

朱云飞见好就收,并没有过多苛责。

“大将军,建奴水师,已经进入我水域防地,卑职请求派兵出击。”

黄蜚紧接着请缨道:“池州水师营,已经备战多时,随时可以参战。”

“镇江镇右翼一万水师,整装待命,随时听候调遣。”

吴志葵连忙附和道。

方国安和黄斌卿这会倒也没有迟疑,纷纷开口道:“愿听调遣。”

朱云飞对于水战,也基本属于门外汉,深知自己水平的他,并没有大包大揽。

而是看向右下首的马信、施琅正色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