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字雅间。
一壶热茶,瓜子花生并几碟点心。
林云嫣听了汪嬷嬷的回禀,抓了一大把瓜子给她:“妈妈听会儿书,底下这说书的,说得还不错。”
挽月迟疑着问林云嫣:“您说,那玥娘会来吗”
“她要是聪明,她就会来。”林云嫣道。
挽月眨了眨眼睛,想问说“那要是不聪明呢”,话到嘴边,自己先想转过来了。
要是个不聪明的,那还是别来了。
和笨人做买卖,这生意亏大本!
等了不到两刻钟,有人来敲了门。
汪嬷嬷起身去开门。
门外,正是玥娘主仆两人。
嬷嬷往里一看,只见桌边坐着一年轻公子,身后还立着个小厮,心里很是没底。
玥娘定睛看了两眼,隐约发现了些不对劲,又鼓起勇气走到近处观察了两眼,悬着的心落了一大半。
这两人都是女扮男装。
既然都是姑娘家,那她就不用担心遇着些不好的事情。
至于对方的身份……
她不敢猜,只看着比郑琉都贵气许多。
林云嫣请玥娘坐下:“这么看着,确实与我们姻亲家的姐姐很是相像。”
玥娘一愣。
林云嫣又道:“今儿早上,郑琉寻到你那儿去了”
玥娘深吸了一口气:“您是……”
“诚意伯府林云嫣。”
玥娘讶异。
郡主特特寻她,又是要做什么
林云嫣并不与玥娘绕圈子,直接道:“我与郑琉素有仇怨。
原本,彰屏园后,该是井水不犯河水了,可谁叫她嫁给刘迅了呢。
国公府与刘家是不往来,但我很担心徐夫人。
徐夫人心思纯粹,为人和善,她知道你的存在,她之后也会为了你的事情与刘迅、郑琉商议。
可郑琉不会容忍你,她还会恨屋及乌,怨上徐夫人。
我不能伸手管刘家里头事情,哪怕之后我与国公爷完婚,我也管不到刘家去。
因而我只能来与你商讨,你是想坚持和郑琉耗到底,还是干脆些,也免得叫徐夫人因此事婆媳不睦。”
玥娘怔住了。
这种让她“选一条路走”的劝说话,在她的心目里,本该由郑琉来说。
却不想,会是郡主出面。
“您既这般关心徐夫人,徐夫人知道您……”
玥娘说到一半,却见林云嫣笑盈盈着竖起了一根手指,比在嘴边,一副让她噤声的样子,玥娘只好闭口。
林云嫣这才又道:“你不用去想那些,我只是在告诉你,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本就失了先机,拿什么和郑琉比。”
玥娘脸色一白:“先机真论先来后到,我与公子……”
“天真了不是”林云嫣依旧笑着,“你没名没分,名分才是先机。你已经见过郑琉了,试想一下,当你和她起争执时,你认为谁会赢
你可以忍让,把局面交给刘迅去处理,那你认为刘迅最后会向着谁
他能管得住郑琉那疯脾气吗”
玥娘低头不答。
“刘迅也是个狠的,”林云嫣道,“我那位与你有些神似的姐姐,险些叫人算计去了,你觉得是谁在算计,又想把她献给谁”
一个“献”字,让玥娘浑身鸡皮疙瘩都立了起来。
能是谁
必定是太子殿下。
也许有人想攀高枝,可她并不想与太子有瓜葛。
她知道太子看她归看她,也不至于真对她这种人下手,可却没有想到,还有与她相像的姑娘……
思及此处,玥娘一个激灵。
她的思路全被郡主带跑了,郡主说什么她就信什么。
不能这样!
“您就不担心我都告诉公子吗”玥娘咬着牙,问。
“你随便说,”林云嫣呵的笑了笑,“他没有献成,恼羞成怒的,还挨了太子一脚,他十有知道是我坏了他的事,可他找不了我麻烦,你回头告诉他,问他能不能来报仇。”
玥娘脸色白了个透。
任何一个男人,都不想被女人看到他力所不及的地方。
被太子踢了一脚明知道是郡主坏事又无可奈何
她若明晃晃去和公子说……
公子的脸面往哪里放
林云嫣观她神色,就知道她想得清楚里头关系。
“我与你没有利益之争,”她道,“我与你说这些,不过是想替徐夫人省点心。
刘迅怎么样,那是男人们的事情,我越俎代庖的,国公爷大抵也不高兴,再者也会伤了徐夫人的心。
我只对郑琉感兴趣,她疯起来可厉害着呢。”
玥娘垂着眼,苦苦一笑:“郡主拿我当刀。”
林云嫣叹道:“能当刀子,说明有用,有用的人才不会被随便当弃子。我拿你当刀,我没想过害你,可你最后会不会被他们当刀子,我说不准,你自己琢磨琢磨。我若是你,就会给自己多留一条路。”
玥娘浑浑噩噩地走出了雅间。
汪嬷嬷关上门,转身与林云嫣道:“郡主,这行得通吗
奴婢不是质疑您说的话,您话里句句是道理,可这男女之事、不是光靠道理就行得通了的。
奴婢看她那样子,对那刘公子感情深厚着呢回头叫男人哄两句,指不定就……”
林云嫣莞尔。
她还是有把握的。
再不争不抢的外室,在亲眼看到寻上门的正室之后,心态上都会有些变化。
真心换的得是真心。
这也是她特特等到郑琉去水仙胡同后、再寻玥娘的缘由。
另一厢,玥娘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坐在桌边,好一阵出神。
“嬷嬷,我该怎么办……”她问。
嬷嬷轻轻拍着她的背,道:“郡主有她的算盘,但有一句话说得极对,姑娘得给自己多留一条路。
反正郡主也没让您主动出击去招惹什么矛盾,她就是先与您递个枝条、看看以后有没有联手的机会。
您只管与她虚以委蛇,不得罪她、不断了这条路。
若公子事事向着您,那新奶奶掀不起风浪,您就当没有这回事,若公子伤了您的心,您也不至于寸步难行。”
这厢,玥娘正在惴惴;那厢,刘迅听郑琉侃侃而谈自己在水仙胡同的见闻,听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