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妥协
对于这个时代的许多中国人来讲,1909年的初秋是一个有些让人彷徨的时节,全国局势好不容易稍微平静了一些,可是这政坛之上却又风云突变,就算是那些久历宦海的政客也多多少少有些彷徨的感觉,他们中的一些人已嗅到了一丝与以前很不相同的政治气味,时代不同了,这政治斗争的技巧和手段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有些政客已无法适应这种改变了。
随着国会“弹劾总统案”的爆发,本就不算平静的政坛再次掀起波澜,这个新的权力斗争漩涡迅速积聚起了能量,越来越多的人和势力都被卷入其中,无论这些人和势力以前的政治立场是什么,现在,他们必须为自己的前途做出一个重要抉择了。
策划这场“总统弹劾案”的前台人物是黎元洪和汤化龙,为了这个弹劾,他们在国会里煽动起一股巨大的反徐力量,现在,他们已凑齐了将弹劾案形成为决议的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人数,就差正式向国会递交议案了。
作为被弹劾的对象,徐世昌也迅速做出了反应,在以立宪会领袖张謇为首的国会议员中也迅速出现了一股“挺徐”势力,而且,盛宣怀等人一直在谋划的那个北洋文治派金蝉脱壳计划也正式启动,这帮人组建了一个所谓的“实业俱乐部”,也在为徐世昌摇旗呐喊,并为北洋集团的复兴筹集资金。
一方反徐,一方挺徐,双方都扛着那面“宪法”的旗帜,摩拳擦掌,准备在国会里大战几百回合,看看到底哪一方才是代表着“民意”的一方。
而另一方面,北洋部队与联阵部队也再次拉开了架势,开始了“军事演习”,这华北地区的火药味又变得浓烈起来,谁也不知道双方到底会不会继续战斗下去。
这国事确实是艰难,对此,作为这场政治斗争漩涡中的主角,徐世昌深有感触。
现在的徐世昌徐大总统正站在总统府后花园的一间跨院里,在那洒满落叶的庭院中踯躅着,身边只跟着一名老仆。
这间跨院就是以前袁世凯养病的地方,现在袁世凯已经作古,他徐世昌就算是想找人指点也不可得了,在这里踯躅,不过就是感慨自己的处境而已,或许,共和之后袁世凯的心境可能就与徐世昌现在的心境差不多吧,虽然手握中枢权力,可是这内忧外患却让人时刻都不得安宁,袁世凯干脆就被这种压力给压垮了,徐世昌能撑多久,他自己也不清楚,总之现在就是苦苦支撑而已,为了这个北洋,也为了他自己,徐世昌都必须撑下去,上刀山下火海不敢说,只不过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
“钟不响了,和尚也就死了。”
想起当年李鸿章在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时说过的那句话,徐世昌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位裱糊匠了,或许,那些南方的革命党人说得不错,这个国家早已气息奄奄,任何平和的药物都无法挽救,只有下猛药才有一线生机,这剂猛药就是革命,而不是改良。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这句话是共和军的那个《先锋日报》上讲的,据说是那位赵振华亲口对记者说的,虽然多多少少有些俏皮的味道,不过这里头的意思也是很清楚的,那帮以革命起家的人还想继续革命下去,直到他们觉得这个国家已经康复为止。
革命,革命,什么时候是个头呢?又该去革谁的命呢?现在满清已倒,或许,就该革这北洋的命了,在革命党中的那些激进派看来,北洋集团就是满清余孽,必欲除之而后快。
每当想起革命派把北洋往死里猛揍,似乎是担心北洋有朝一日会重新崛起,徐世昌就有些想笑却又笑不出来的心情,现在的北洋,基本上已是死老虎一个,自从袁世凯死后,维系北洋这个团体的最后一根纽带也失去了,各揣心思的北洋健将们越来越跋扈起来,那些手无兵权的文治派还好些,多少还想靠着中枢撑腰,但是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们却越来越表现出擅权自重的姿态,南京的那个孟恩远就不必说了,北京的段祺瑞、段芝贵这帮人也越来越不把徐世昌放在眼里,他们知道,徐世昌不过只是一个北洋的精神象征,让他坐着总统的宝座可以帮助北洋重振威风,但是对于手里的兵权,他们却是绝不会交给徐世昌的。
现在,因为国会“弹劾总统案”的爆发,北洋的这些武将们总算是明白了一些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也能按照中枢的指挥调兵遣将,进行针对性的“军事演习”,但是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呢?徐世昌毫无信心,因为他明白,这个乱世之中,兵权就是一切,而维持兵权的就是军队,一旦开仗,军队就会遭到削弱,那么兵权也会遭到削弱,这个道理徐世昌明白,其他人也都明白,所以,如果真的因为这个“弹劾总统案”而不得不与南方开战的话,到底能有多少北洋部队愿意拉到前线去给他徐大总统卖命,这确实是个未知数。
至少孟恩远是不肯拿自己的部队给徐世昌卖命的,因为就在昨天,这位“东南巡阅使”从南京拍来电报,明确表示反对南北再次开战,当然,这借口是冠冕堂皇的,他孟巡阅使“不忍见同室操戈、百姓涂炭”。
徐世昌接到这封孟恩远电报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人心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