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氏不挑,苏鱼就自个儿帮她挑,她家现在还不到露富的时候,苏鱼挑的都是银饰,挑了一根银簪子跟一个银手镯,给自个挑了一副耳钉,两串银制的小铃铛,几样加起来花了二十两银子。
“鱼儿,娘还是不要了。”
苏鱼眼巴巴的看着莲氏,也不说话。
莲氏被女儿看得受不住。
“买!”
“掌柜的,包起来。”
苏鱼挽着莲氏的胳膊,笑得格外灿烂。父子两不懂首饰,干巴巴在旁站着。
接下来就是去买一家子过年的吃食,买吃的苏鱼是相当有经验,一圈买下来,车上已经装了半牛车,苏老二早已见怪不怪,早就见识过自家闺女买买买的能力。莲氏额头有点冒汗,今儿她都算不清闺女到底花了多少钱。刚才买首饰花了二十两,买布料花了十多两,去给儿子买笔墨纸砚的时候,又花了二十两。
她都不知道笔墨纸砚这么贵,平时都是女儿买,她也没问花了多少。
光是这些都算不清楚,就更别说牛车上一大半车吃食,今儿闺女到底花了多少银子。
直到把镇上的几条街逛完,苏鱼还有些意犹未尽,等什么时候有空要去府城逛逛,镇上也太没意思了,就这么点大,没两下就逛完了。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咱回吧。”
三人拿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心里同时松了口气,可算是要回去了。
苏胜心想,他以后再也不陪妹妹逛街了,否则他怕自个心脏受不了。
回到家时已经是黄昏,盖房的人还在干活,见苏家买了一牛车的东西,早已是见怪不怪。苏家的房子,年后再盖个十多天就差不多了,苏家的房子跟村里人盖的都不一样,跟镇上那些个大户人家的房子也差不了多少,只是要比镇上的人家小上一些。这时村里人才反应过来,苏家跟他们不一样,照这模样都能当上地主了。
二十九这天没人来干活,等过完了年初三才会开工,苏鱼的耳根子可算是清静了不少。
累了十多天,这几天可算是能好好休息,先前每天三头猪的量,一家子要忙到天黑才完,现在就是剩下的几大缸猪油有点烦人。光看自家老娘炒菜的用油量,苏鱼就知道卖的话买的人不多,她得想点法子。
熬猪油剩下的猪油渣,苏家则是以一文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村里的村民,也没想过赚村民的钱,只是想着别浪费。
村里来苏家买油渣的人不少,虽然是炼油剩下的,但在绝大多数人家,几个月吃不上一回肉的情况下,可是给村民们开了荤,家里有小孩的,孩子脸色都好了不少。
苏鱼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做肥皂,只是这比例她记得不大清楚,好像记得要用草木灰水来着,先试试看能不能成。
苏鱼是个行动派,一想起来就坐不住,烧了些草木灰放盆里,在盆里倒上水之后搅拌搅拌,放回自个房间让它沉淀一晚上。
过了一晚上,把草木灰水倒到熬好的猪油下锅,等熬的差不多了,倒在自家老多爹给做的小木盒里,放到院子里让它自然成形,等下午苏鱼去脱膜,一上手感觉好像不太对劲,去打了盆水试了试,泡沫少得很,还腻乎乎的,看来是失败了。
她得在想想法子,不然那么多猪油要怎么处理?
苏鱼想法子也没让自家老爹闲着,让他给自个做模具。苏老二虽然不是木匠但胜在手巧,肥皂的模子也不难做,就一个长方行的小木盒。
等苏鱼把肥皂的比例整明白的时候,已经到了大年三十,莲氏这几天一直都在赶工,赶在大年三十前,一人赶出了一套新衣,初一早上一家人就可以穿上新衣服。
今儿是大年三十,苏鱼固执的要自个下厨,父子两个此时跟隐形人似站在不远处听,他们当然想闺女(妹妹)下厨,可这话一个都不敢说。
莲氏今儿也没跟女儿争,自个知道自个的手艺。
得了同意,苏鱼立马就膨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