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镂空扇坠(2 / 2)

当时杨瑾就觉得很奇怪,觉得戴志广当时的这种身上没有一本武功秘籍都没有的情形有些不对劲。

杨瑾记得何明修在闲谈江湖之事的时候曾经给他讲过这方面的东西。

他说,这武林中人行走江湖之时,都有随身携带自身所学武功秘籍的习惯。

这种行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随身带着武功秘籍,倒像是为了随时方便给别人摸尸,给仇人送大礼包一样。

其实不然,他们随身携带这些武功秘籍在身上,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自身武功修为的精进。

而且这些秘籍一般都是用独特的方法誊录记载的,不怕落到别人的手里。

除了他们自己或者同门之间之外,几乎没有人能够轻易看得懂这些武功秘籍里的东西。

而且一些隐秘重要的东西,都不会录在纸上,而是口口相传。

这些武功秘籍就如同被加过密一样,为的就是防止秘籍会落到别人的手中。

尤其是仇人手中,如果能够被看懂学会了,那岂不是糟糕了?

所以这些随身携带的武功秘籍,一般都是以密语的手法写成的。

据何明修所讲,这些江湖人士他们之所以会将自身所学武功的秘籍随身携带。

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随时随地地参悟己身所学的武功,精进自身的武学修为。

希望在行走江湖时不断地印证自身武功的不足之处,以求不断进步,能早日达到更高的武学境界。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毕竟有限,江湖中人也不例外。

只要是人,每天都会遇到新鲜事,都会有新的记忆产生。

而旧的记忆被深藏脑海,或者被遗忘。

所以即使有些在脑子里被死死记下来的东西,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淡忘或者出现记忆偏差。

江湖中人到处行走漂泊,四海为家,所以将自己的武功秘籍随身携带就很有必要。

所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任何事情都遵循不进则退的原则,都不是简单的学会了之后,从此不再拿出来温习研究,而是扔在一边不管就完了那样的。

所有事情想要做好,甚至达到顶峰,都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时时刻刻地拿出来温习研究,不断地揣摩推敲,这样才会完掌握,才会不断地进步。

武道修炼更是如此,毕竟这自身的武功可是武林中人在江湖上安身立命的本钱。

有时候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而且输的还都是自己的名声地位,身家性命。

所以除了江湖上那些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的人之外,其他的人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负责。

也会对自己的武功每日里勤加修炼,丝毫不敢懈怠的。

而武功的进步,不是简单的重复锻炼就行的,每日里的日常锻炼,只不过是武学修炼中的开胃菜,简单必修功课而已。

要想自身武功能不断进步,则需要习武之人在不断地揣摩。

在时时细细地推敲的琢磨之中不断地有所得。

不断地将自己对武学的感悟和自自己所学的武功进行印证。

更要在不断的感悟实践印证中慢慢地去芜存菁,精益求精,这也武道修为不断进步。

才能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可是你要是没有武功秘籍在手,怎么能随时翻阅,随时感悟?

甚至有时候,习武之人常常会因与人比武较量之时有所感悟。

或因在旅途之中因情及景,突然萌发灵感,在感悟山水人情之时,偶有所得。

那就必须尽快地将这些突如其来的感悟记下来,以便自己日后慢慢推敲琢磨,化为己用,感悟吸收。

这样他们的武功才会不断进步。

所谓为道日损,为学日益。

这种道理说起来复杂,其实很简单,杨瑾也很明白。

这就好比他前世做的那些化学实验一样,有的实验,他其实天天在做。

对实验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都很清楚,可是有时候就是突然地对实验的某个细节拿不定主意。

不拿出文字版的操作规程出来看一眼,他是怎么也不放心的。

生怕自己记错了,操作失当,导致实验失败。

武学秘籍对于习武之人就如同他以前的操作规程一样,是用来防止记忆出错的。

“粉蝶郎君”戴志广没有携带任何武功秘籍,这很反常,完不是武林中人的正常操作。

当时杨瑾就悄悄地问过何明修,会不会是“粉蝶郎君”戴志广没把武功秘籍带在身上,而是放在了落脚的客栈?

何明修说这种可能性不大,武功秘籍这种关乎自己武道根本的东西。

要不就没有,要不就随身携带,怎么会远离自己的眼线?

这东西从来都是贴身仔细收藏,绝不离身的。

杨瑾在得到何明修的非此即彼的答案之后。

他不认为“粉蝶郎君”戴志广会是武林中的另类,没有这种随身携带武功秘籍的习惯。

反而认定这厮一定是将秘籍藏在了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