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一章:伏击的后果(求订阅、推荐、收藏)(2 / 2)

在城头明军越来越齐的呐喊声里,皇太极极力压下心底泛起的恐惧,挣扎着挪开凝视着血肉地狱的眼睛,转而望向锦州城头。

在明军的欢呼声中,皇太极的脸色越来越阴,阴的眼见就要滴出水来。

锦州明军这迎头一棒,打的他真是好痛啊。

自登上汗位以来,皇太极殚精竭虑、费尽心力一步步努力实现着他的战略规划。

后金粮荒,皇太极对外到处联系买粮渠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为后金购买到急需的粮草。对内他又努力平息女真人与汉人间的激烈矛盾,尽力恢复后金的农业生产。

后金四面受敌,战略处境极为危险。皇太极又极力推动镶蓝、镶红、镶白三旗东征东江、朝鲜,以为后金解决后顾之忧。

初登汗位,名义上皇太极虽是后金大汗,但后金实际还是四大贝勒共同执政的局面。为了加强大汗权威,皇太极借粮荒之机,迅速收编了镶黄旗和汉军八旗,以绝对优势先压服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后又果断的架空了树敌最多的二贝勒阿敏,这才暂时取得了后金大汗的真正权威。

收权虽然顺利,看似大汗的权威已紧握在皇太极手中,但皇太极心中却十分清楚,他的汗位还并不牢固。因为相比死去的老汗努尔哈赤,他皇太极还欠缺着女真人最看重的‘军功’。

军功,女真八旗自努尔哈赤创建以来,就一直以军功为尊。没有拿的出手的军功,皇太极就算在其他方面做的再好,女真人也不会真正的心服。

为什么皇太极只是架空二贝勒阿敏,却不敢让舒尔哈齐直接接手镶蓝旗?

还不是因为他皇太极军功不显权威不足。

其实,阿敏在攻占了朝鲜数城,劫掠大有收获后反遭架空,已让皇太极在后金的声望大受损伤。

想挽回声望,那皇太极就要获得超过阿敏的胜利才行。

环顾后金四周,只有打败强大的大明,才会比打败弱小的朝鲜,军功更加耀眼。也只有劫掠富饶的大明,才会比朝鲜得到更多的收获。

为了打破后金所处的危险战略环境,为了劫掠大明以缓解后金的粮荒,为了获取军功,更为了减少他在后金所受的非议,皇太极只能向大明发起进攻。

原本皇太极已算计好。锦州初建,大明就算再怎么抢筑,数月间也很难建成一座真正的坚城,更无法建成真正的防线。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皇太极一直还用与袁崇焕的表面和谈,和私下与祖大寿进行的大批粮食交易来麻痹大明。

在皇太极看来,和谈不决、粮食交易不断,明军就一定想不到他会突然发动进攻。这以有备攻无备,以往昔明军的反应,皇太极感觉,宁远不好说,至少他攻取锦州,劫掠宁锦地区,还是有着相当大的把握。

可皇太极怎么也没想到,他此次出兵后,明军的反应会如此古怪(迅速)。

先是探报中,遍布锦州城外的各种物资和众多筑城民夫都统统不见了。多尔衮的轻骑突袭,竟然没能得到任何收获。这让皇太极大感意外。

随后,锦州城又出现了这前所未有的炮击。

刚刚后金出动的那可是两千汉军,足额的两千人啊!

以两千汉军去打前锋,皇太极也只是想试探下锦州的城防。可即便汉军的战力不强,但汉军丝毫战力都未展现,就如此轻易的被对方全歼,还残留个如此惨烈的场面。这让他如何再调兵上前?

环顾四周众将,见众将看他的眼神都有了几分躲闪,皇太极心中忍不住哀叹一声。

皇太极还记得,当初老汗努尔哈赤在时,哪怕偶有战事不利,当时的后金众将(包括他在内)都会抢着再行出阵。那像如今?

如今…

眼光再次扫过那片血肉地狱,皇太极发现,他根本无法强令众将上前。

面对那毁天灭地般的炮击,谁还有信心上前?

连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宿将都有些胆丧,那众军又何来士气向前?

“诸位有何良策?”

回应皇太极问话的,是死一般的寂静。

又等片刻,见众将依旧无人出头,皇太极只好沉闷落寞的低声下令:“传令,收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