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求真果断定下了接下来三年级要走的方向,身心的投入到载有这位承安王生平点滴的史料卷堆中去。
这一研究,李求真才明了,当初爸妈惊诧反应的背后,是一份不加遮掩的看热闹心态。这位与圣主齐名的神人,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前辈高手研究过了。各项课题多如牛毛,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如今再想要出成果、出新意,难度委实较高,大抵多是炒剩饭了。
可李求真偏生是个迎难而上的脾气,更是因着一番离奇遭遇,生出了一个独特想法。
世人做研究,尽皆考据承安王生平,从其存在入手,那么,我可不可以反着来呢?若是大周没有承安王,那王朝走向当会如何?历史发展当会如何?
越想越是兴奋,于是比照着脑海中的两份记忆,开始细细地查阅各处资料。一路大胆猜测,多方考据,小心论证,终于,几个月的埋头苦干后,李求真依着初始设想,交出了一份自己甚为满意的答卷。
……
李求真很是欢喜,献宝似的,兴致勃勃地请家中二位教授专家指点。可不曾想,爸妈一见之下,反应竟是更为激动。
只见平日里从容淡定,甚至略显温吞的老爸,一拍大腿,双眼放光,当即开启问答模式。一番应对之后,老爸竟是放言,此稿可投《历史研究》。随后指出几处疏漏,让自己斟酌修改。
李求真嘴巴大张,这、这可是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刊物啊,自己一个毫无名气的稚嫩学生,能行?
可这一想法,却也同时得到了老妈的响应。
“有了在《历史研究》上发表的刊物,便是有了前去星辰研究院的敲门砖。那不正是你一直以来的梦想?小真,相信你自己的实力,相信你爸妈的眼光。”
这一句彻底激起李求真了斗志。
星辰研究院,原本于李求真而言,正如它的名字星辰那般,遥不可及。至少学生时代,还生不出别的想法。可是这一回,机会摆在眼前,不去试一试,又怎么知道一定不行呢?
而且,这会儿,李求真有了要进星辰更为迫切的理由。那就是要探明,究竟自己脑子里的两份记忆是怎么回事?究竟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是怎么回事?
李求真隐约产生了些许模糊想法。
一个,是世界出了问题。本来互不相干的平行时空,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碰撞交叉,一个覆盖了另一个,而自己却是恰好保留了本该要被覆盖的记忆。
另一个,是自己出了问题。或是自己无意识穿过了时空壁垒,从一个我身上来到另一个我身上。或是另一个我得到了其他的我的记忆,时间轴上出现了絮乱。亦或是其他。
星辰研究院正是探索求知的圣地,许是能够帮助自己追寻缘由,解开疑惑。
……
之后,便是没日没夜前后反复几十次的修改易稿,直至得到二位大佬点头。
稿件发出,接下来便只是等待。
趁着课业间隙,李求真一方面,准备着随时参加申请考核。另一方面,思来想去,决定将这一番离奇经历,以另一种形式,隐晦地记录下来。
李求真随即便在当下著名的站晋江文学城注册了笔名,开始连载写作。
这名字,便取做大周峥嵘,来勾勒那一段峥嵘岁月,…以及另一番不可明说的波涛汹涌。至于笔名,李求真微一思索,轻轻笑了笑,啪啪打上一行字,“一遇承安终生误”。
可不是么,因着这个人,生生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
==========
此时的李求真下意识弯了弯嘴角,便突地从回忆中醒过神来。
抬眸,眼前正是自己几日前已经标上完结的作品。这方才引起自己心神震荡的最新一条评论,上头写到,“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
“——《评大周峥嵘——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
‘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这句,是《周史》记载,大周圣主周宣帝临终所言。
宣帝没有说完,只有这半句。史料提及,宣帝只是对着榻前俯身的承安王愣愣重复了几遍,便含笑而逝。
后世猜测,他许是只来得及说了前半句,许是言语苍白不知该要如何继续。于是,就有后人依着自己的理解,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接续。
寻常些的,‘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无有天下承平、百姓安康’,‘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无有万邦来朝、盛世气象’,这或是谈君臣情谊,或是论具体功绩。
猎奇些的,也有猜度帝王心性,往厚黑流上靠的。
而本文,作者也补了这句话,用了一整个故事的篇幅,用了与很多人都不同的视角。
作者接上的是,‘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是黎庶受难,兵戈不止’,‘假使天下无有大将军,当是山河破碎,历史自此改写’。
恭喜完结。这是我读完篇之后的一个整体感受,下面我来谈一谈具体理解。个人之见,有不当之处,还请看官多多包涵指正。
首先,是设定。
本文的设定是穿越,现代人穿越成了承安王本人。截取的时点,是承安王发迹崛起前夕。
其实,穿越是很难写的,尤其对象是那个日天日地,用一生诠释了不科学三字怎么写的承安王。试问,一个现代社会的普通人,要怎么样才有可能创造出承安王那般的恢弘传奇?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作者也挺俗套的给出了金手指。设定主角背景是历史系教授,是鉴宝专家。硬件上,熟知历史,略通百家;软件上,博文强记,老于世故。有这般特质,先天便占了优势,便在逻辑上有了生存资本。又设定主角因着意外频死,触发家族宝物,开启传承,同时获得穿越契机。
这设定虽然没有什么新意,却也算是有理有据解决了行文中最大的bug。
有史料记载,承安王品貌双,少时曾与后来的承安王妃晏文蓁并称燕北双姝。那个时候的承安王,据说只于闺阁显名,仅以才学称世,看上去并无杀伤力。可这样的,世人眼中的一介弱质女流,突然间便异军突起,变成了武道高手。
据外虏,平内乱,扶新君;征草原,擒匪首,一战定北境;而后种种,也不必多说。
承安王文韬武略不假,可其个人武力也是史书载明众人称道的。
作者这般一设定,主角得到功法传承,便是给出了承安王武力值的解释,堵去了可能潜在的漏洞。配合穿越的时点来看,那个当口,承安王父兄战死,傅家军情势正陷入危局,承安王正要行事大变,绝地反杀,这前后就显得巧妙了。
其二,是构思。
在历史的大框架下创作,既要尊重史实,要尊重历史人物,又要适度虚构情节,丰富血肉,来让故事圆融饱满。这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显露出一股子自我代入式的幻想,导致内容经不起推敲。
而本文,作者对这个度就把握的比较好,颇有些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则瘦的味道在里头。
特别提一点,这设定加上构思,有一处是我最为喜欢最为惊叹的。
前头聊到承安王前后行事大变,这有一种较为主流的说法,说是承安王原先只是私下习武,无意显露人前,可却偏偏经历了家门剧变,父兄惨死,才一怒之下,踏上传奇之路。这种说法,我是不太认同的。
我觉得,这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承安王。纵观承安一生,她入朝堂,辅佐宣帝,她掌军队,南征北讨,她攘外安内,推动民族融合,她针砭时弊,上书各项改革,她请设武学,提出兴建女子学院,她言海贸之利,使得国库充盈,她几次出海,扬国朝之威;这一桩桩,一件件,若说只因着形势所迫开始,我是不愿意相信的。
我不知道作者是否认同,可就本文而言,作者笔下的主角,是怀着一颗大争之心,主动踏入洪流的。她用尽才智,一步步地,去实现她的理想与抱负。
正如作者文案上写的: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然而,仁人君子,唯独不会让的,是责任。
重生于王朝末年的傅徵,为了阻止即将到来的动荡与黑暗,为了回报脚下这片土地以安宁与荣光,披荆斩棘,写尽一生峥嵘曲。
外虏来犯,我平;社稷毒瘤,我除;誓要争出一片承平安康。’
只这一点,便很是触动我。
其三,是布局。
这也是看一部作品是否经得起推敲的重要关键。布局不合理,便会生出逻辑谬误,导致漏洞百出。
我阅读本文,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走下去,只觉得真实。尤其是作者描绘的那一段架空历史的背景,读来竟觉得沉重。借由主角的视角,竟恍然觉得那就是真实。
我私以为,这正是作者布的最大的一个局。有了这个大前提,其后行文便很流畅。
主角从后世的平行时空而来,不知承安,可却在冥冥中创造了承安,成为了她后人眼中那个载入史册的承安。她便是历史,历史便在她手中。
这个角度,作者选取的大胆而刁钻。不是常见的套路,不是依着人物轨迹去扮演、去走剧情,也没有强行背离人设撒狗血搞精分,而是去掉了那种束缚感,真身上阵。这使得我们看故事的人也随着主角悲戚喜悦。所以,我说真实。
还有一个相呼应的,是感情戏。
承安王与王妃一世眷侣,恩爱非常。《周史》上便有记载,记录了当年承安王请旨赐婚,宣帝以郡主礼许嫁王妃的经过。记录了傅、晏二人婚礼,十里红妆,皇帝亲至,百官到贺,京都百姓翘首相望的盛景。至于野史戏说,文人诗句,那就更是多不胜数了。
只是,这种种流传后世的,皆是出自承安王显名之后。那前头呢?她二人是如何生情的,却鲜有痕迹。
承安王妃晏文蓁,那也是个传奇人物。
晏文蓁才学出众,擅诗书,通经义,当时可是堪列大周文坛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且又位列宣帝朝堂,身负实职。后来承安王提出兴建女子学院,宣帝便点名由晏文蓁主事。
其人才干不凡,处事周到,早在宣帝即位之初,便曾襄助宣帝,于兴宁公归周、胡人内迁一事上立有大功。同承安王成婚之后,二人几番远行,游历各地,王妃有感天地之阔,此后专注著书立说,推崇者甚众。
承安王妃除了自身经历,还有一点颇为传奇的,是她复杂的身世。
晏文蓁出身大族晏氏,被视作晏氏长房嫡枝。可其生父,却是晏家庶子。其与外敌勾结,杀害嫡兄,冒名相替,执掌一地权柄达二十余年。其通敌卖国,私设兵马,罪行昭昭。事败,为朝廷通缉,为晏氏驱逐。
这一点,正统史料未提,只是在《宣帝纪事》中,有些许对应。那一处,记录的是成帝末年的那场兄弟夺位。宣帝长兄诩,曾意图趁宣帝燕北奉诏之际,发起兵变。然宣帝早有预料,动乱为承安王所阻。平乱之后,宣帝的追捕名单里头,名列榜前的逆贼,便有晏文蓁生父。他身份被揭破,据可考来源,最早也是源自这回。
这显然有些怪异。
晏文蓁为何能够不受其父牵连,反倒是颇得宣帝信重,晏氏也不曾追究?承安王出身将门傅家,按说与背国之辈当是死敌,又为何会爱慕仇人之女?
当然,这要解释也是可以解释的,说法也还挺多。这里撇开其他的什么阴谋论、利益论不谈,只说感情。
有说承安王与其有旧,慕其品性才华,早已生出情愫,于是出手庇护的。有说晏文蓁深明大义,舍孝取忠,得宣帝青眼,使承安王倾心的。都算言之有理,却不足以打动人心。
而作者这里的设计,还是两个字,真实。
依着各人心性,作者推演出另一个架空背景下的势态结局,给晏文蓁塑造了一个刚烈决绝的形象。其义也,勇也,贞也,智也,使得熟知历史的主角,一开始就生出了别样的情感,带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关注。这便埋下了一颗种子。
主角因着知晓后事,有尊敬,有钦佩,所以,很自然地,尽量护着她。而后进一步接触,更使得主角去好奇,去探寻。昔日故纸堆里的单薄字句,转眼变得立体而鲜活。这一来,便生出了怜惜,生出了心疼。这感情的生发转变,随着情节推动,便逐渐水到渠成。
另一边,挣扎在忠孝之间的晏文蓁,面对那个一直守护在身边的人,心弦波动也是难免,何况那人还是当世人杰。
主角因为穿越者的身份,可以客观理智地将晏文蓁同其父割裂开来,故而一旦明确心意,就没有那么多的世俗礼法、恩怨情仇的负担。这便有了那一场求婚。
这起承转合,便因着巧妙的布局而尤为顺畅。
其实,作者这篇文,正如文名那般,描绘了一个时代的波澜壮阔。笔下人物各有特色,花费了不少笔墨,不只是刻画了主角。那些拥有不同经历的人,在大势下的那种困顿、痛楚、抉择,那种意气、思量、振奋,都有充分的展现。
我平日里也喜欢读史,尤其是周朝这段,于是,叨叨唠唠,就讲了这许多。这会儿,就先到这里了。期待作者下一个故事。
最后,由衷感谢这些先辈,我感觉很幸运,生于现世,自由、和平、富裕、文明。”
……
==========
李求真对着屏幕,来来回回看了许多遍。良久,闭目仰头,往后一倒。
长叹一声,眉头却渐渐舒展。
这篇长评,几近是自己思路的映照。
说来,之前的离奇经历,李求真不是不恐慌的,这是人面对未知的本能。我的生活,我的世界,突然就变了个样子,而察觉到这种变化的,却只有我一个。
李求真竭力压下了这种恐慌,用专注去填补随后汹涌而来的空茫与孤独。偶尔念头闪过,李求真会去思考,去思考生命,去思考存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些个哲学问题,在某些个夜里,时不时便会萦绕心间。
所以,李求真用了这样一种方式。这部动笔,便是基于自己脑中的两份记忆,是基于自己对承安王这个人物的理解。李求真借此来宣泄疏导,来记录一份属于自己的真实。
是的,真实。这人这词用的真好。
我的思量,我的表达,现在有人明白了,是除了我自己之外的人。那么,这后头记忆的存在,也就是真实。
记忆是真实的,那世界变了又怎么样呢?爸妈没变,身边的人没变,相处没变,情感没变,这就又是真实。
李求真这会儿突地豁然开朗,这也是自己当初,之所以下意识认定,这份突如其来的记忆,是真真切切属于自己的缘由。
不是什么人造的植入,不是什么高等文明的实验,只因为这一帧帧的过往点滴,这其间的情感共鸣,是那般真实。
真实?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绝对的真实,不过是在相对真实基础上的一次次推翻。
……
李求真此时一扫心头积郁,这段日子积滞心头的那些恐慌、茫然,怀疑、无措,倾刻间便散了去。
眼下是真实,而日后,我会去追寻更加真实的真实。
星辰,我来了。
老爸,老妈,我们且来比一比,待到日后你们知道了,谁吃惊的时日更长。
……
※※※※※※※※※※※※※※※※※※※※
奉上一篇番外。巧了,居然赶上双11。
唔,番外里有些地方,还请莫要对号入座,和谐,记得和谐。
这一章,正经版:当一切已成过去,那人那事那时代。中二版:某虽已退场,但江湖处处都是某的传说。不管相隔时间还是空间,某都是重中之重大考点,是论文题中常驻客。
我就是突然想起曹操的那一句,“假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于是有了这番外。
另外,这一章也是圆了第四个故事单本的意思。设定做些许改动,撇去系统主线,艾玛,可不就是这一本大周峥嵘么?当然还可以有别名,比如,《帝国崛起》、《承安传奇》、《逆转乾坤》、《一世风流》……哈哈哈,所以,要来支持下我的单本嘛
对了,忽略那个长评里稍显不要脸的自夸,剧情需要嘛。
然后再为自己取名的技术倾倒下。理性(李忻)加证明(郑茗),得出了求真理(李求真),求李求真同学的心理面积。作为这篇番外的主角,要这样子怀疑人生,这娃大概也许可能也挺不容易的……
喜欢死得其所系统请大家收藏:()死得其所系统更新速度最快。